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吴懿还告诉袁尚,刘璋的脑袋进水了,居然传令多个关隘的蜀军化整为零进入山区同袁军作战。结果这些化整为零的蜀军脱离编制之后,绝大多数拿着官府发的军粮都逃回蜀中家里了!因为没有人愿意同强大的袁军作战,谁会脑子那么不灵光,以上百人、几十人的数量去阻击袁军?蜀地的军队巴不得逃回家不用和袁军作战!谁愿意送死?关键是无论是刘璋,还是袁尚,谁当益州之主都不影响他们务农生活。
这场战争是上层当权者之间的战斗,寻常百姓何必为某一方去送死。若是在官府控制之中的军队,当逃兵是要处死的,因此士兵们不敢明目张胆的投降。但是黄权的策略竟然是化整为零,放这些士兵自己入山作战。这么一来相当于给了他们自由,一旦有了自由,谁会愿意去送死呢?
而余下的一部分士兵非但没有同袁军作战,反倒做起了山大王,开始打家劫舍,尤其对一些世家大族的领地进行抢夺。一时间成都以东的山区一片乌烟瘴气。刘璋的军队除了对抗袁尚以外,都在不务正业。
吴懿和吴班说到黄权,说此人高高在上,却不谙兵法,甚至连基本的统兵之经验都没有,就敢给刘璋出谋划策。而刘璋竟然也敢相信黄权的话。二人表示这样的主公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的确不值得追随。
袁尚也是觉得黄权的计策简直就是在瞎胡闹,自古兵匪一家!这兵随时可以变成匪,匪也可以招安后变成兵。刘璋和黄权的确无能,高高在上,一切都想当然的!他们不想想,这些士兵人家凭什么要忠于你?凭什么要替你打仗送死?有军法军纪约束着,他们还可以为刘璋一战,没了约束和限制,兵就成了逃兵和匪徒!
除非这支军队是有信仰或者外族入侵的时候,这种放权于兵的行为依赖于信仰和民族情绪才能行得通,比如戚继光的抗倭战争还有近代的抗日战争。没听说过哪个军阀用游击战术主动分解自身军队编制的!即便在对抗外族入侵,也有很多人选择了投降或者临阵脱逃,所以化整为零的策略在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而真正奏效的也少之又少。
这也是正是张松故意附和黄权,怂恿刘璋同意把军队化整为零的原因。就是因为张松看出这个策略的可笑之处,无异于自己缴械!
黄权算是脑子打了鸡血的假军事专家,想当然的以为基层士兵会抱着必死的决心同强大的袁军作战!岂不知蜀地的士兵双腿很诚实!而且士兵们也知道,只要他们不抵抗,袁军就会攻入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