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也不知有多少人要战死沙场,更不知有多少家庭,要失去她们的儿子、丈夫、父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在镇北王率领大军离开的第三天,大理寺卿陈大人在早朝上,向永安帝递了折子请辞:
“陛下,臣家中母亲年迈病重,大夫断言已时日无多,臣想趁着母亲最后这段时间,带她回济州老家尽孝,陪伴家母人生的最后一程,请陛下应允。”
“大理寺如今暂无积压的大案、要案,中小型案件共有三百六十余起,已经平分给左右两位大理寺少卿,另外,臣推荐大理寺左少卿王政华,暂时接替微臣的职务。”
朝堂之上,没有人对陈大人的话提出意见。
毕竟是大理寺内部的事情,陈大人这个当一把手的愿意推荐谁,那是他自己的偏好,跟其他部门的人无关。
更何况,王政华这么多年兢兢业业,口碑名声也都不错。
唯一知道内情的城王,因为身体不好,从来没有上过朝,所以并不知道陈大人要推举王政华接任大理寺卿一事。
底下朝臣的队伍里,王政华低着头,做出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就好像不管永安帝是否让他接任大理寺卿,他都不在意。
永安帝一边听陈大人说话,一边看着手中的奏本。
一般像这样的情况,永安帝是不会勉强臣子继续待在朝堂的,他的朝堂并不是没有能臣,也不是缺了这样一个人就无法运转。
既然人家有目前更想做的事情,他这个当皇帝的,也乐得成全对方。
更何况,等陈大人陪伴自己的母亲终老之后,若是朝堂还有需要,永安帝也可以再继续启用对方,没必要现在扣着不放,让对方错过母亲的最后一段时日。
可就在永安帝打算准奏的时候,他却听到了王政华的名字,额头青筋不由得一跳。
他将手中奏折放下,开口道:
“据朕所知,大理寺右少卿在这个位置上坐了十来年,同样兢兢业业,破案无数,陈爱卿为何推举左少卿,而非右少卿?”
陈大人没想到永安帝会有此一问。
他以为,自己请辞,然后推举一个合适的继承者,不过是一件小事,没想到永安帝还要特别关心一下。
难不成,永安帝对自己推举的人选,颇有疑虑?
想到这里,陈大人思索片刻后,回答道:
“启禀陛下,右少卿与臣的年纪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