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也吸纳了一部分佛教与耆那教的教义,不过印度教的起步更晚,到公元一世纪左右其本身也就只有很少的几间寺庙,可以说势力并不是很大,不过到了公元六世纪左右的时候,印度教在印度河流域基本上已经成为了宗教方面真正的主导力量。
当然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佛教与印度教的本质区别。
简单来说,佛教否认有创造宇宙万有和主宰一切的神,而印度教则主张万物都是由无所不能的梵神创造的。佛教主张“中道”,反对偏激;而印度教的不同教派不是极端自我折磨,就是放纵酒色。在社会生活中,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印度教则实行严格的种姓制度。
当然了,讲述这段历史,并不是要表达佛教有多好,更不是在说印度教有多糟糕,毕竟这都是别人家的事儿,但却可以引出另一个教派,这便是藏传佛教,也就是密宗(也称密教)。
密宗于七世纪出于印度,唐代时传入中国,在西藏与当地民间信仰相结合成为藏传密宗。
而所谓的欢喜佛就出自于密宗,并且还是属于藏传佛教密宗的本尊神,即佛教中的 “欲天”、 “爱神”。
说到这里,应该有朋友明白了刘章为何会如此愤怒了吧。
没错,欢喜佛这玩意儿在原本的历史中至少要到几百年之后才出现的,而印度教那套东西真正得势也差不多得到那个时间。
所以这个孽本质上是刘章自己作的……
当初将司马昭丢去身毒(也就是印度)的就是刘章自己,甚至如何利用印度流域本土的印度教去提前腐蚀那片土地也是刘章一手安排的,甚至完整的教义与推行手段都是刘章一笔一划写出来的……
结果现在印度乱没乱刘章不知道,但反噬倒是先一步过来了……
踹桌子?
这才哪到哪,要知道几天前有人带回来那具欢喜佛的佛像时,刘章几乎是一整晚都没能入眠。
所以说,这人呐,需得明白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恶到头终有报的道理,这做下的亏心事迟早是会自己找上门来的……
不过刘章生气归生气,却并不后悔。
毕竟按照历史的正常发展,这一切是迟早都要来的,与其等到后人不明白那些危害擅自接纳,还不如在他这一代就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或许这就是炎黄子孙骨子里的执着吧,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想着多为后人留些自己认为好的东西,虽然有时候会因为历史眼光的局限性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