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一念至此,也许,换一种思路,历史或许能从自己这里改变。
是以,
杨云如此建议道。
“杨大人,果然不愧为钦差!
老夫一介武夫,只想着能够早日成为大宋的臣民,能早一天是一天,做金人的走狗,哪怕一秒都是让人万分的不痛快与自在!
大人如此一分析,张某醍醐灌顶,的确,老夫只顾着自己的感受,倒不曾想整个大局,这里面竟还有许多事情,稍有不慎,老夫投宋便成了金人的借口与把柄!
杨大人说的极是,老夫愿意按照钦差大人的吩咐行事!
只是,杨钦差,若老夫到时候向金人提出辞呈,钦差就何以敢肯定金人就会允许老夫请辞,或者说按钦差此法行事,何以敢肯定将来事情会按照钦差的思路发展?”
“将军,可否想过尔等由辽降金,本是辽臣,临阵变节,作为金人,虽是接受了尔等受降,但金人对尔等依然是小心谨慎,严加防范,加之尔等又是炎黄血脉,对尔等更是不放心。
不出所料,将军若是没有再降我大宋的举动,只效忠于金人,等幽云诸州彻底平静后,要不了多久,金人必定会随便找个什么借口由头,将将军和手下的骨干们或贬职或杀头,将将军手下的这支队伍打散。
要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更何况尔等并非是金人,金国君臣怎么会对尔等放心得下。
趁此时机,将军暗中派些人手带领引导百姓抵制迁徙,另一部分人马明面上接受金人的命令不行动,幽云诸州局面未稳,不听金人的命令,金人必然生气,但绝对不会对兄弟们痛下杀手。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