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童贯的三柄利剑,权摆在明面上,人——真心听命效命于他的能臣干将,杨云自忖也知道一些,就差他是通过什么门道弄钱的,这一块还不太清楚。
摸清他的这柄利剑门道,那基本上对童贯的掌握也就七七八八,不至于盲人摸象了。对以后想牵制童贯的话,通过分析他权、钱、人三个方面的准确因素进而来牵制他,想来总会比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打乱拳,到时战力要惊人得多!
其实杨云不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童贯作为朝廷三公之一的太尉,领枢密院,掌管这全国兵马的指挥权。历朝以来朝廷为防止武将专权,各个衙门常相互制约,大宋也不例外。
枢密院有指挥权,旦有战事,枢密院制定作战计划,各地军队如何作战,每处军兵调往何处,枢密院制定计划,但各地的大军若要挥兵从一地到另一地,调动的指令上最终还是得皇帝的亲旨的,没有皇帝的旨令,只有枢密院的作战计划指示表,各地大军也还是不能调动的。
至于军队的财政方面,同样,枢密院有对一场战事,需要消耗多少钱粮银两,有个大致的估算,但银两的拨发则是由户部和兵部两部共同监督完成。
户部负责银两的拨发,兵部要负责银两拨发到具体的每一细处,以及这些细处的核实,防止有军队巧立名目、虚报事项骗取军银。
作为枢密院的长官,其实对军队的财权方面基本是没有支配权的。
但正所谓有其政策必有其对策,童贯作为太尉,领枢密院,但同时他又有统率兵马,亲赴前线作战的能力,加之徽宗皇帝又对其信任有加……。
每有战事,童贯既身兼朝廷的太尉,又身兼前方指挥作战的大元帅大将军,户部与兵部拨发的银两,要有一部分拨发到大将军指挥部,以便最高统率非常之时,视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