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挖掘5m。
两人能够明显感觉到,当处于地下5m的深度时,温度就没有那么寒冷了,显然泥土的保温效果还是非常不错。
当深度达到后,开始横向挖掘,挖掘出整个庇护所的主体,不得不说这里的土壤非常不错,并没有很多乱石,全都是纯粹的土壤,挖掘起来也比较轻松。
并且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倒塌的迹象,整体结构非常结实。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两人在挖掘了几平米的区域后,还是从营地中搬来一些木头,当做支柱撑在地下庇护所中。
能极大程度提高安全,避免意外情况的出现。
之后,因为完全处于地下庇护所中工作,所以温度提高了不少,能够维持在4~5℃左右,工作环境明显好了很多。
两人持续挖掘,大概将整个地下庇护所,扩张到20㎡左右。
其实,完全可以继续扩张,让整个地下庇护所的面积更大一些,但是两人思考了许久之后,还是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因为20㎡的区域,差不多就已经够用了,就算范围更大,他们也没有更多的种子来播种。
更重要的一点,虽然现在看起来庇护所非常结实,没有倒塌的风险,但这并不代表着万无一失,每多扩大1㎡的空间,意味着倒塌的风险也会更大。
为了安全起见,所以只让大小维持在20㎡左右。
如果今后空间不足,大概率也不会继续扩张,而是会重新再挖掘一个地下庇护,反正也不是特别难,凭借两人的能力,多挖掘几个也不是问题。
这就是人多的好处,远不是1+1=2那么简单。一个人想要挖掘一个这样的庇护所,少说也要十几二十天。
但是两个人彼此配合的话,仅仅只需要1/3的时间就可以,而且两人彼此帮助还能避免很多意外,减少了失误率。
挖掘出这个地下庇护所后,两人做的第一件事情,并不是立刻转移作物,而是搭建壁炉和通风管道。
将地下庇护所和地面联通,然后利用粘土制作壁炉。说不定以后,他们也会住下,所以壁炉会更加合适。
在壁炉的旁边,利用五六根竹子捆绑在一起,制作了一个通风管道,冷热温差的作用下,有利于空气的传导,确保地下空间有足够的氧气。
做完这些以后,两人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然后开始将作物转移进来。
既然有了这处地下庇护所,那就没必要将作物再种在竹子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