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犹如白驹过隙,一瞬而逝。
军营帅帐之中火炉烧的正旺,一身大氅的徐寿掀开门帘看了看外面飘落的雪花,回头对正在案上奋笔疾书的欧阳修道:“欧阳相公,官家大概什么时候到汴梁!”
自那天叛军暴动后,为了防止叛军再次暴动,欧阳修连夜让人在汴梁城门处搭了个高台。
并且按照桓王的口述,让士卒将叛军中参与桓王叛乱的各地团练使,防御使,观察使全都拎了出来,赤身裸体的吊在高台之上,让百姓发泄怨气与愤恨。
至于这些人有没有恶习,在军中有没有做过错事那根本不重要,大宋现在要的是稳定,而他们,就是让大宋稳定下来最好的良药!
既可以让百姓的怨气发泄出去,又可以震慑南方叛军以及以为乱世将近,各地蠢蠢欲动的武将...
三日后,欧阳修看着黄河沿岸汇聚而来的百姓愤恨的眼光,不顾那些叛将的求饶与咒骂,将其全都斩首示众,头颅悬于城门,尸体扔下高台,交由百姓处置。
解决完这些人后,欧阳修见民怨已除,命士卒八百里加急给江陵府去了封信,准备迎官家回京...
“大概就这几日了吧...”欧阳修听了这话手中的毛笔一顿,抬头道:“元帅您问这个干嘛?”
这时一阵寒风吹过,徐寿看着军营中正在清扫积雪的士卒,紧了紧大氅,将门帘放下。
来到火炉旁的椅子上,徐寿伸出双手烤着火对欧阳修道:“我就问问,对了,汴梁城内的淤泥清理的怎么样了,今日怎么没看到民夫来领米粮?”
自从发去信件要迎官家回京,欧阳修等人看着这满目疮痍,淤泥遍地的汴梁城犯了难。
别说皇宫了,就连民居也没几间能住的啊,等文武百官以及勋贵跟着官家回来,住哪?
要是让征召百姓清理淤泥,人家的怨气刚压下去...
没办法,只能是以工代赈了,可汴梁周遭的难民也太多了,没几日,大军所携带的粮草以及在叛军中缴获的粮草就快要消耗殆尽了。
军队的粮草可不能缺,正在犯难之际,杨二算着时间,带着装满粮草的天竺船队恰好在此时返回了汴梁,这才让以工代赈可以继续下去...
可也带来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广南两路的确是反叛了,在得知桓王清君侧后,文彦博便让沈从兴打出旗号响应桓王。
不过沈从兴的作战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赵宗全到江陵府之前,叛军便北上与袁文纯部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