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夫人看气氛调动得差不多了,就跟会长配合着拿出需要鉴赏的那副古画。
一边展开,一边接着调侃。
“要我说啊。
你们还是跟以前一样,一点都没变。
还是那么有活力,有劲儿!”
末尾重音一出,就给他们送去有暗示性的表情。
他们这才各自挑眉着,心满意足地坐好。
古画一展开。
他们所有人都激动得围了上来。
画轴包边自然老旧的龟裂,包裹着融合了宋以前绘画技巧大成的精美画作。
颜料因取材材质不同而随年代产生不同风化后的变色,随着经手周转过程中留下来的深浅不一的人工痕迹,让它的古朴的历史厚重质感迎面而来。
还没等佘夫人开口,所有人都已经啧啧称奇地,你一言我一语地鉴赏起来。
“我们都知道唐代人物风景画恢弘大气,构造精细。
这副画人物线条流畅而富有弹性,造型准确又生动传神。
在色彩运用上,虽然经过时间氧化,但是从氧化的程度可以看出,这副画原本的色彩是饱满而鲜明的,并且对比强烈,活泼开放,和整幅画的构图相生辉映。
所以我认为,这幅画作时间应该是唐朝的。”
话音刚落,在座中有人点头表示赞同,却也有人提出。
“你说的也不无道理。
但是大家都看这儿。
这些人物或站或立,有些人物都是一线到底,有宋白描的手法,并且相较于唐画中重视人物形态外在着装的勾勒描绘,这幅画作上的人物更倾注于人物心态的刻画。
你们看,这位站着的人物。
正常人站立是不是这么站?
但是他是这么站的。
却又不像是脚有问题。
但是大家仔细观察画作上其他人物就会发现。
它其实是在描述一个情节。
这名男子似乎是受了后面这人的指点而前去探路,结果呢,发现路不好走,崴了脚,又不回头,似乎是在犹豫怀疑。
而跟他一起他的人的还在后面离很远的距离。
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请看,他们的衣服虽然各式各样,却有几个细节是一致的。
后面这些人有挑有扛,分工明确,每个人忙着自己,却又都听统一指挥,每个人的形态都因身份分工而有所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