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在接连遭受重挫之后,终于意识到局势的严峻性。他不再有所顾忌了,连自己的母亲都让自己投降,自己还有什么退路可言。因此,他选择将所有力量龟缩于吴县之内,意图以逸待劳,等待转机。此时的吴县,俨然成为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五万兵马严阵以待,誓死守护这片土地。
西门之上,原丹阳太守吴景与将领朱然并肩而立,他们领兵一万,目光如炬,紧盯着城外的一举一动。吴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他深知守城之战的关键在于稳固军心,因此他不断激励士兵,让他们保持高昂的斗志。朱然则以其勇猛善战着称,他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在城墙上布下重重防线,确保西门万无一失。
北门处,原吴郡太守朱治与猛将陈武率兵一万,同样严阵以待。朱治智勇双全,他深知守城不仅要有武力,更需智谋。因此,他一方面加强城防建设,另一方面则秘密派遣斥候出城,搜集敌军情报,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好准备。陈武则以其悍不畏死的战斗风格,激励着每一位士兵,让他们在面对敌人时无所畏惧。
南门之上,原会稽太守孙静与老将韩当携手作战。孙静虽年事已高,但宝刀未老,他以其丰富的军事经验和极高的威望,从而稳住了南门的局势。韩当则是江东的元老级人物,他历经百战,战功赫赫。彼此两人默契配合,共同抵御着来自南方的威胁。南门之下,一万士兵士气高昂,誓死保卫这片土地。
东门之处,则是诸葛瑾的领地。他以其卓越的谋略和文韬武略,领兵一万,守住了江东的东大门。诸葛瑾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他不仅要防御敌军的进攻,还要时刻关注着其他三门的战况,以便随时支援。在他的精心布置下,东门防线固若金汤,让敌人望而却步。
而孙权本人,则带领剩余的一万士兵,集中在府邸周围。他亲自督战,随时准备支援各门的防守。孙权深知自己已退无可退,他必须倾尽全力,守住这座城池。他不断鼓舞士气,让士兵们相信他们一定能够战胜敌人,守护住江东的安宁。
此时的吴县,四门表面上戒备森严,士气高昂,五万兵马同心协力,共同抵御着来自吕布的威胁。实际上,私下里士兵中已经流露出了胆怯的情绪。更有甚者他们私下里已经开始商议,若吕布大军真的攻打进来,他们就选择投降。这种不安的情绪,在吴县大军中迅速蔓延,整个吴县上空都弥漫着阴阴沉沉的气息。
夕阳如血,映照在西门之外那片广袤的战场上,尘土飞扬,战鼓雷动。张辽亲率三万大军,如潮水般涌向吴县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