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宣州来的商船容易与纤夫吵起来,如果不是纤夫被黑衣人买通,就是那艘载酒的商船有问题。
看来是从她离开苏州起,就已经被人盯上了。
为了加快行程,四个差役两两轮流撑杆,老贾自是高兴地合不拢嘴,但也不敢偷懒,干得比平时还卖力。
行船半个时辰后。
宋灵淑远远就能看见漕河上游的闸口,岸边不远处的小屋还亮起灯火,看着有人在夜间值守。
她对此段漕河不了解,只知漕河设卡是当地县衙的收项之一,也负责对过往的商船查验。漕河太费人力,光是每年清淤就要极大的开销,所收极大部分是用于此。
夜间值守,或许是担心有人为了逃税,连夜过漕河。
老贾看出宋灵淑误解了,嘿嘿笑道:“夜间漕河是封锁的,除非遇上战时。但遇上像姑娘这样急着赶路的,看守的小吏就能留下不少油水,他们其实乐于见到有人连夜过关,只是大点的商船就不行了。”
“为何不行?看管漕河的人为了捞油水,不会想尽办法也要把人留到夜晚偷偷放行?”虽然她知监管总有松散的时候,但难挡住有人暗藏私心。
“姑娘有所不知,夜晚主河道不允许开闸放行,但旁侧有另一条小水道,是为积攒水量让大船通行所设,也就我这条小船才能通过。”老贾笑得一脸神秘,“到了晚上,这里就是看守的小吏说了算……”
宋灵淑恍然大悟,难怪妇人担忧她受老贾连累,原来走这里的过路费全给了看守的小吏,一旦被发现,县衙的不得翻脸不认人?
随着越来越近,漕河闸口的水声越来越响,值守的小吏提着灯笼出来,探头往河中张望。
老贾熟练地取出船上的灯,拿在手上以固定的动作晃悠,看着像与岸上的人,比划约定好的信号。
不远处的岸边,小吏也随手比划了一下,随后提着灯笼,慢悠悠走向小水道闸口处。
“成了,我们只管过去。”老贾重新招呼差役一同撑船。
小船在靠近漕河闸口时,进入了左侧的小水道,水道宽度正好是三艘小船的宽度,单独行驶在其中也不容易撞到岸边。
宋灵淑借着灯火打量四周,水道岸边立着标尺,上面的水痕至少有半丈高,来汛期到来时,此处也能用作疏水。
一路顺着小水道往前,她不得不惊叹,开凿河漕的人设计精妙,且极为熟悉此地。将水引入再引出,就能平衡不同地势,让漕河通行至允江上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