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闻言,心中一震。他想起了多年前那个向他求助的老者,想起了院长常常教导他们的道德育人理念。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地说:“你走吧,这次我们不为难你。但你要记住,以后再也不能做这种违法乱纪的事了。”
盗贼愣住了,他万万没想到,在这个关键时刻,林逸竟然会放他一条生路。他感激涕零,连连磕头道谢,然后消失在夜色中。
事后,有人质疑林逸的做法,认为他过于仁慈,放虎归山。但林逸只是淡淡一笑,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相信,他这次一定会吸取教训,改过自新的。”
果然,不久后,那名盗贼带着一笔钱回到了书院,找到了林逸。他泪流满面地说:“谢谢你给了我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我用你给我的钱治好了母亲的病,现在还找了一份正当的工作。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做人,再也不做坏事了。”
林逸欣慰地点点头,他知道,自己的善良和宽容,已经在这名盗贼心中种下了一颗道德的种子。这颗种子,终将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
岁月如梭,转眼间,林逸已经从明德书院毕业多年。他凭借着渊博的学问和高尚的品德,成为了朝廷的一名重臣。他始终坚守着道德育人的理念,为官清廉,为民请命,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和尊敬。
然而,林逸心中始终有一个遗憾。那就是,他未能亲眼见证明德书院在新的时代里,继续发扬光大道德育人的光辉思想。直到有一天,一封来自青藤镇的信件,打破了他的遗憾。
信中写道:“尊敬的林大人,明德书院在您的精神感召下,继续秉持道德育人的理念。近年来,书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学子。他们有的成为了朝廷的栋梁之才,有的致力于地方的公益事业。明德书院已经成为了青藤镇乃至整个国家的骄傲。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您当年的教诲和榜样作用。我们衷心感谢您为书院、为国家所做的一切贡献。”
读完信件,林逸老泪纵横。他知道,自己虽然身在朝廷,但心却始终与明德书院紧紧相连。他欣慰地看到,道德育人的思想已经薪火相传,照亮了无数学子的心灵之路。
林逸拿起笔,在信纸上缓缓写下:“愿明德书院之光,永远照耀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灵。愿道德育人之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绽放。”
写完这句话,林逸放下笔,凝视着窗外的远方。他仿佛看到了明德书院那座古老的钟楼,在夕阳的余晖下熠熠生辉。他知道,那是一座道德的灯塔,永远指引着人们前行的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