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过七旬,但精神矍铄,眼神中透着一股不凡的智慧。李文轩曾是镇上唯一一所中学的校长,退休后依然热心于教育事业,尤其是对青少年的道德培养。
小镇的居民们都知道,李文轩不仅学识渊博,更以其高尚的品德赢得了大家的尊敬。每逢周末,他都会在自家的小院里举办“道德讲堂”,吸引了不少青少年前来聆听。
这一天,镇上的一名高中生小明,因为在学校里闯了祸,被父母责令去听李文轩的讲座。小明心不甘情不愿地来到李文轩的小院,心里想着如何应付了事。
第二章:心灵的触动
讲座开始了,李文轩并没有直接讲大道理,而是讲述了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贫穷的少年,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一笔巨款。然而,他并没有据为己有,而是毫不犹豫地归还了失主。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李文轩缓缓说道,“它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尊重。”
小明听着,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涟漪。他想起了自己最近的一次考试作弊,虽然当时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但现在却感到一阵羞愧。
讲座结束后,李文轩注意到小明神情有些异样,便主动走过来,温和地问道:“小明,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小明犹豫了一下,终于鼓起勇气,将自己的作弊经历告诉了李文轩。
第三章:思想的觉醒
李文轩听后,并没有责备小明,而是语重心长地说:“每个人都会犯错,关键是要勇于面对和改正。道德的力量,不在于我们多么完美,而在于我们愿意不断追求高尚。”
这番话如同一股清泉,滋润了小明干涸的心灵。他第一次意识到,道德不仅仅是外在的约束,更是内在的追求。
从那天起,小明开始主动参加李文轩的“道德讲堂”,并逐渐在生活中践行诚信、友善、责任感等美德。他的变化不仅让父母感到欣慰,也让同学们刮目相看。
第四章:传承的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的品德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他也成为了学校里的道德标兵。更令人欣慰的是,小明开始影响身边的同学,带动大家一起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
李文轩看到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道德育人的种子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有一天,李文轩召集了镇上的一些青年教师,语重心长地说:“道德育人,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