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民“大漠钓客”在我的文章的留言区发言,他说道:“转基因的植物没有繁殖功能,如果国外种子公司断供,我们的粮食安全从何而谈?现在如:西瓜、甜瓜,如果不从种子公司买种子你就别想种出瓜来。”
这位“大漠钓客”反对转基因的观点完全不靠谱。截图中的这段话,虽然字数不多,但是我一眼就看出其存在4处非常明显的谣言或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1. 转基因植物没有繁殖功能
错误:
绝大多数的转基因作物具备正常繁殖能力(如转基因大豆、玉米可留种),仅少数特殊技术(如“终止子技术”,杂交水稻也会用到)会限制种子发芽,但该技术未批准商业化应用。现在市面上批准的转基因农作物,100%,注意,是100%,可以留种和繁育。
非转基因作物也可能因品种特性(如杂交种)无法留种,与是否转基因无关。
2. 国外种子公司断供会导致粮食安全危机
片面和夸大:
我国主粮(水稻、小麦)种子以自主研发为主,国产化率为100%,根本不存在依赖国外种源问题。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中国水稻和小麦种子的自主研发之路虽充满艰辛,但成果斐然。以水稻为例,自上世纪60年代起,开启了杂交水稻的研究征程。他们在简陋的科研条件下,不畏艰难,不断探索创新。历经无数次的试验与失败,终于成功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品种。像“南优2号”等一系列杂交水稻组合的问世,大幅提高了水稻产量,使中国水稻育种技术一跃成为世界领先水平 。此后,科研人员持续深耕,超级稻、海水稻等新品种不断涌现,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水稻品种资源,满足了不同生态环境下的种植需求 。如今,我国自主研发的水稻品种不仅在国内广泛种植,还走出了国门,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区推广种植,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小麦种子研发同样成绩卓着。我国科研人员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培育出众多适应性强、抗逆性好、品质优良的小麦品种。例如,针对黄淮海地区干旱、高温等不利气候条件,培育出的济麦22、鲁原502等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倒伏、抗病虫害等特点,成为该地区的主导种植品种,为保障我国小麦主产区的粮食产量立下汗马功劳 。同时,在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培育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像中麦578等强筋小麦品种,加工品质优良,可满足高端面粉加工需求,打破了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