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没有按照原路返回,而是走上了另一条路再去看看东部的其他地区。
经过近一周的调研,徐东楼对于新原野县的现状大概做到了心里有谱,对于接下来新原野县的发展方向有了基本的规划。
“小杨,回县里以后,你给我当助手怎么样?”
看见车已经行驶到县道上,不久就要到县城了,徐东楼对着这个姓杨的年轻人发出了邀请。
澳宋只有县区级以上领导可以配专职的助手(秘书),但是徐东楼刚升上来,初来乍到还没物色好人手就计划出去调研了。
由于主要领导都有工作,自己出门也要助手,所以徐东楼在县办公室随便薅了一个写材料的年轻人就给带出来了。
这几天相处下来,徐东楼发现这个姓杨的年轻人虽然文化水平不好,但是思维清晰,执行力也很高,用着顺手,对于各种事务也有自己的想法,算的上一个可造之材。
正好徐东楼缺助手,回县城后还要到处找,不如直接让这个年轻人来。
“能当徐县长的助手那是我的荣幸,自然求之不得,感谢县长的栽培……。”
“后面那些表忠心的话不必说了,我不喜欢这些,你澳宋的官员应该感谢国家,不用感谢我,又不是我给你发工资。”
“要是真的想回报我,就给我好好工作,当好这个助手,协助我把新原野县好好发展起来。”
作为泰州学派的传人,又在澳宋国家行政学院进修过,徐东楼对于大明官场上的那套“陋规”非常厌恶。
回到县行政大院的办公室,徐东楼拿出最近调研记录的材料,再让小杨送来一张新原野县的地图。
然后徐东楼就开始了他对新原野县的规划,在新原野县这张白纸上肆意挥洒自己的才华,此时的徐东楼不像个县长,反而像一个艺术家。
经过两天的废寝忘食的工作,徐东楼把整个县域未来五年的大概发展计划全部给弄出来了。
在他计划里,新原野县农业和工业并举,农业主推种植业、渔业、林业,畜牧业为调节。
在未来五年里鼓励民众开垦荒地,大力建设渔业码头,同时向西部输送更多居民,把西部的森林开发出来,不管是采集山林野货,还是种植果树,亦或是开发用材,都要把这片山林宝库利用起来。
围绕县里的第一产业,大力发展配套的第二产业,围绕渔业种植业,建立各种渔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如大型的咸鱼加工厂等,同时引进造船产业,实现渔船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