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宋梅离开的身影,他大喊了一声。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宋二公子,你不过是一介草民罢了。
宋梅却是连看都没看她一眼,只是对着身后招了招手。
宋梅一离开,剩下的几个人也纷纷离开。
只有宋玉还在。
他点燃一只香烟,吞云吐雾。
说完,朝着宋榆挥了挥手。
“四姐,请坐,我有话要跟你说。”
宋老四还在气头上,听到这话,默默的在宋俊面前坐下。
“兄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也要笑话我吗?”
宋玉挥了挥手,神色凝重地说道。
“四姐,《曾国藩的家训》是你自己要看还是高先生推荐给你?”……”
今日宋榆带给宋玉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他要搞明白,自己这位姐姐到底是有着凌云之志,还是只是脑子一热,脑子一热。
如果宋榆真的有这样的潜力,那他就不得不关注了。
家族之中,出现了一个这样的人才,他当然要大力栽培。
“哥哥,说实话,我想看。宋榆开口道。
曾国藩作为当代着名的教育家,他的家庭书信、家庭格言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的内容浅显、内涵丰厚,不但对那个时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后代也有很大的影响,并且至今仍在流传。
他既是一名教育家,又是一名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他在政坛上浸淫了这么多年,早就看透了各大世家的兴衰,他相信,想要让一个家族长盛不衰,官职和财富虽然很重要,但却不能持久,因为任何东西都会让一个家族从繁荣走向衰败,甚至灰飞烟灭。
因此,曾国藩将自己的经历与感悟汇集于家中的家信与家训中,要求其自律、自谦、自谦。
宋玉没想到宋榆这么年轻就有这样的大局观,看来后人对他的培养还是很重视的。
在这一点上,宋玉是望尘莫及的。但,也不能忽视一点,宋榆受到高景涛的影响很大。
高景涛是个古板的人,受过正规教育,见多识广,在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中,他能将两种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创造出一套中庸之道。
宋老四对宋玉说。从很久以前,她就很爱看这些书籍,比如《颜氏家训》、《庭训格言》之类。
但是,在宋玉把一切都交给了她之后,她才有了很大的变化。从那时开始,她就一直在做家务,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