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区的北延,拓宽漠北胡族和中原地区的安全地带。
等孟安将想法说的差不多后,李斯点了点头:“若是如此,便同意蒙恬的计划吧!”
说着,李斯又看向孟安道:“殿下!咸阳的官学开了几天了!您不准备去看看吗?”
孟安一愣,看向李斯:“官学开了?在什么地方?”
李斯微微带头,回答道:“官学已经开了几日,地点便在昔日胡亥的公子府中。”
孟安闻言略感意外,他没有想到最后李斯和冯去疾会把官学设在这个地方。
李斯继续道:“这次一共招募了学子八十人,其中布衣子弟六十人,公卿子弟十五人。”
“那另外五个人呢?”
李斯继续道:“另外五个人三个匈奴人,两个胡人。”
孟安一愣,还有匈奴人和胡人?
他之前和李斯、冯去疾说过,选官学学子范围要广泛,不能拘束于公卿。
李斯和冯去疾是真听进去了呀!
孟安微微点头,对于李斯的举措表示赞赏。
孟安笑着说道:“很好,我们的官学不仅招募了本地的学子,还放眼天下,将匈奴人和胡人也纳入其中。这是一种开放的姿态,体现了大秦的包容与博大。我们现在不仅要让匈奴人臣服在我们的刀剑和弓弩之下,还要臣服在我们的文化之下。”
李斯躬身道:“殿下英明,臣等正是此意。希望这些来自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学子们,能够在官学中相互学习、交流。”
孟安忽然想到了什么,在看了看李斯的神色后,接着问道:“那官学的运行如何呢?教学情况如何?”
李斯回答道:“教学情况良好,学子们学习热情高涨,不过这些具体的内容,都是由冯相负责的!”
此时,孟安便明白了前因后果。
很简单,孟安在官学采取的这种以实用为主,百家争鸣的做法,其实是不利于法家的。
虽然在官学的设置上,孟安没有偏袒任何一方,但是作为法家如今的抵掌,李斯在内心多少是有些吃味的。
但是李斯也算是看的开。
这不是孟安一个人的想法,这是历史的趋势。
大秦如果想平稳过渡,就不能单纯依赖法家。
而且李斯本人也是儒家出身。
孟安看着李斯,点点头道:“既如此,我们便去官学看一看吧!”
随后,孟安与李斯一同乘坐车辇前往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