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俩忙了一个多月,终于把所要写的竹简写了出来。
夜里挑灯,父子又忙了五天五夜,将竹简仔细校对了一遍。
第六天一大早,颜乌亲自挑着竹简去苏溪村,一路上放飞心思的想象,以后他可以和那些先生一样,穿上长衫,手执七寸戒尺,给孩童授业解惑……继承先祖颜回衣钵,父亲做不到的先祖遗愿,他做到了,想想,心里欣慰的不要不要的。
半晌时分,颜乌就到了苏溪村。
看到那么多书写好竹简,苏溪村乡亲见颜家父子如此上心,那种感动是从骨髓里一点一滴悟出,这是上苍赐予全村人的恩泽。
午饭之后,全村孩子集中在祠堂,开始听颜乌这个小先生授业解惑,乡亲们则在大门围观……
讲台上,颜乌三分青涩,深邃眼睛像一台摄像机慢慢移动,环视一圈下边学生,润了润喉咙,琅琅开口讲课——
“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涵义是说,现在人认为的孝,是仅仅供养父母的吃喝就行了,然而狗马也能得到人得喂养。如果对父母没有一片孝敬之心,那养父母与喂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必须珍惜爱护,不敢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一个人在世上建功立业,要遵循仁义、礼信、孝悌、淳厚、慈善,扬名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终了的天道大孝……”
——天生就是一个授业解惑者,站在讲台上,一开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