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打架。”
陈晋哼了一声:“杨叔,这样的结论您信吗?”
“我当然不信,你还没调走的时候,督导组的几个保卫员我也了解过,都是不错的苗子,但是调查的人是保卫处的人,他们出了这个结论,我就算有意见也没用。”
“马海涛还在保卫处吗?”
杨光明摇头道:“马海涛已经调走了,现在的保卫处处长也姓洪。”
“也姓洪?”
陈晋确认地再问了一下。
杨光明点了点头。
陈晋气笑了:“这第三轧钢厂要变成洪家班了?”
“谁说不是呢?后勤上也有洪家的人,财务处处长也是洪家的人,小晋啊,现在的轧钢厂,还真的像你说的,成了洪家班了。”
杨光明苦笑起来。
陈晋语气转冷,说道:“作为国防科工局局长,我是不会允许为我生产零部件的工厂这样的,我要彻查这一年来的产品供应情况和财务记录,没有问题最好,有问题的话,我是要严肃处理的。”
杨光明连忙说道:“小晋,其实不用查也能知道产品供应情况,不过工人们肯定是好好干活的,和他们没有关系啊。”
“杨叔。”
“这些零部件很多都是用在飞机和坦克上面的,如果零部件不合格,造成事故导致战士们的伤亡,您说他们多冤枉?”
“这……唉。”
杨光明也是无奈。
自从洪汉恒等人到任后,逐步掌握了各处室的控制权,轧钢厂的机关就变得乌烟瘴气,后来便向生产车间蔓延,一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东西。
一个组织的风气变好要很长时间,但是要变坏只要三天。
更何况是一年呢?
“杨叔,您知道吗?我进会议室之前,听到那个胡代表和洪汉恒在说,让洪汉恒给他几个我们国防科工局小汽车的零部件,杨叔,你们说他们在干什么?”
“什么?还有这样的事情?”
杨光明大吃一惊。
陈晋点头道:“军代表都是常驻厂子里的,胡代表和洪汉恒肯定不是第一次接触,他们平时来往也不少吧?”
“没错,三天两头一起喝酒,这在厂里都不是事。”
“我刚上楼就听到您和胡代表说任务太紧,没有办法按时完成,想要放宽一点时间,是怎么回事啊,杨叔?”
杨光明又是叹了一口气:“上个月,43厂来了一个大订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