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辕犁呢?唐朝的时候发明的,但是在此后的一千多年里改进过吗?我们现在的农村,用的还是一千多年前的曲辕犁。”
“在古代,我们的农业是非常发达的,发达到什么程度?就算在几百年前,依靠着先进的天文历法、先进的铁制农具、先进的工具和勤劳的作风,我们的农民单人产出是英格兰农夫的32倍。”
“这就是农业时代农业的巅峰。”
“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西方国家进入工业时代,依靠蒸汽机、化学工业的发展,功率强大的农业机械越来越普及,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农业已经不是靠着农业时代的工具和勤劳就可以实现丰收了。”
“拖拉机一天可以耕地几十亩甚至上百亩,而只需要加一些汽油,同样要耕一百亩地,要多少个人多少头牛?人会累死,牛也会累死。”
艾振峰又说道:“但是买拖拉机要花钱,拖拉机也会坏掉啊。”
“投入产出比完全不可比,拖拉机这些机械的投入产出比远远高于人。”
“人,或者说动物是消耗最大的生产要素。”
“这话怎么说?”
安如山同志问道。
陈晋反问道:“领导,邓阿姨,艾叔,您三位都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应该对行军打仗都非常了解了。”
“嗯,你说下去。”
“古代打仗,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盐铁论》里有说,汉武帝征匈奴时,前线每运送1石粮食,需消耗192石运输成本,都是人和牛消耗的,十万大军年耗粮相当于40万农民年产量,直接导致西汉国库枯竭。”
“这次去巴黎,看了一些法兰西资料,挺有意思的,拿皇当年远征S国,为什么会失败?其实根本原因还是粮食不足,60万法军远征,军需官按日行20公里设计补给线。但实际日行军达30公里,导致每提前1天抵达,就有1000匹马饿死,斯摩棱斯克战役前,法军已减员15万人,多数死于饥饿。”
“现代呢?当年打淮海战役,500多万群众用小推车运送粮食和弹药补给,到了打C国战争的时候,我们有汽车和火车了,动用了多少群众?总共70万,这就是机械的力量。”
安如山同志三人都露出沉思之色。
“领导,现在的农业要发展,必须依靠工业,所以优先发展工业是肯定的,但是对农业的反哺必须要加快,因为农业关系到的是人命,我认为国家应该评估农业发展现状以及要让全国这么多人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