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突然何雨柱想到之前在意识空间里还放着一批书画,他一直不知道这些书画作品到底价值几何。
何雨柱望着眼前的古董鉴定师牛爷、国画大家齐千石以及文学大师老余,他笑眯眯地说道:“牛爷、齐老、余老,我以前偶然间收藏了一些字画,劳烦您二位帮忙掌掌眼,好坏无所谓,反正我打算把没用的直接当引火柴用了!"
牛爷戏谑地道:“那我估计你引火柴不会缺了,如今古玩市场假冒的还真不少。"
齐千石赞同地点点头:“牛爷所言极是,尤其古代名人墨迹,真品难觅,大多为仿制,现在都是唯利是从!"
何雨柱早就有了这样的预期,如果有宝贝就留着,无价值的就让它们化作烟尘。
找个理由,他进入了厢房,从意识空间里取出装书画的箱子,抱着这些字画作品走向了众人。
何雨柱首先拿出一张画让齐千石鉴定:"齐老,您看这张画是否值得收藏?"
说着,他拿出了画作,齐千石接过画慢慢打开,卷轴缓缓展开,这幅画慢慢的展现在眼前,原本轻松的神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此画作线条简洁,有枯木一株,树枝干枯曲折,势若游龙;山石环绕,丛竹点缀其间;石面不做斧斩之痕,淡墨描绘却带浓厚润泽之意;丛竹蔓延,依石起伏,野外趣味浓厚。更关键的在于画作并无任何署名。
一旁的老余及其他人都怔住了。
对书画一窍不通的何雨柱见齐千石都这般赞扬这幅画,不由得询问:“这张画很了不起吗?”
齐千石这才激动地说:“岂止是了不起,这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如果我的猜测没错的话,此乃宋代文豪苏轼的传世之作《枯木怪石图》,又称《木石图》!这是北宋苏轼任职徐州太守期间在萧县圣泉寺亲笔创作的国画,这幅画的收藏价值高的很!”
听完这句话,老余他们的内心不禁有些苦涩和羡慕,今天这羡慕是停不下来了!
原本躲在厢房有些害羞的徐慧真不知何时又走了过来,大概是因为大家终于谈起了正事。
徐慧真忍不住也来参与,看听到何雨柱拿出来的画作是苏轼的作品,连忙发表了看法:“苏轼的一生仕途颇为坎坷,在那时候的新旧党派之争中多次遭到打压。"
“早年间他与王安石理念不合,认为新政变革步调过快,可能会导致国家弊端丛生。"
“因此,他收到了新政方的排挤,甚至在‘乌台诗案’里险些丢掉性命,后来被贬至黄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