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论传统的话,更早的时候,还是你们男人在家带孩子呢!”
“男人为什么不肯让我们女子参与科举?是怕在考场上考不过我们吗?”
对于女子而言,科举,是近在咫尺,而且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一旦错过,谁也不知道需要等多少年以后,才能够出现类似的契机。
所以,如果说男人们是拼了命的,试图保护这条底线的时候。
女人们,则是彻彻底底的疯了。
轰轰烈烈的骂战,一触即发。
起初,只是部分的读书人参与其中,但伴随着形势越来越紧张。
慢慢地,连一些盛名在外的读书人、官员也加入了进去。
民间,众人激烈的讨论女子科举的利与弊。
反对派,坚定的表示,从古至今,就没有女子参政当官的先例,一旦实行,必定祸乱朝纲。
而赞同派,则言之凿凿的反驳,没有试过怎么就知道不行?既然女子连封圣都做得到,凭什么不能当官?
难道,当官要比封圣要难?
“我同意女子参加科举!”
这一天,有人突然发表这样的言论,并且还在下方陈列了诸多女子科举的好处。
比如,可以增强男子的危机感,更加勤奋的用功,导致官场上的可用之才更多。
又比如,女子中也存在绝世的奇才,真要好好培养,圣人的数量将会得到激增。
老实说,这样的声音没什么奇怪。
这段时间已经出现太多了,人们都已经看疲倦了。
但问题在于,发话人的身份,竟然是许平秋!
且不说许平秋如今的身份,乃是兰州文院的院长,掌管着一州教化大事。
这样的人物表态,本身就容易掀起惊涛骇浪。
更别说,他本人与李讲还存在一定的私交了。
谁不知道他升迁的时候,李讲亲自提笔,赠了一首诗?
其中,那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流传至今。
这样的人物,公开支持女子科举,叫一群男人心都乱了,头皮发麻。
“不会吧?难道文王真的要执意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许多人心颤,虽然两者之间,不能直接划上等号。
可是,依旧有不少人难免浮想联翩,层出不穷的生出猜测。
这下,人们再也忍不了了,民间出现大量关于李讲的负面言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