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去,又以刘琸为淮东制置使对付义军。
\n
这时金政权的力量已大大削弱,北方新兴的蒙古迅速发展,成吉恩汗让木华黎经略南方,自己经略北方,灭了西辽,直杀到印度河口和多瑞河口。经略南方的木华黎病死,成吉思汗带病南征,最后也死在六盘山,大军由他的儿子拖雷带入陕西,连下山寨六十余所:陷凤翔,趋宝鸡,攻下大散关,不久黄河以北的土地全被蒙古人占领,金政权的都城中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已形同孤岛,金政权被迫迁都汴京,以避开蒙古骑兵的锋芒。
\n
杨妙真充分利用这一时机来扩大自己的势力,由他的丈夫李全带领红袄军的精锐部队,进入金政权控制的地区。也就在这时,淮东制置使刘琸率领镇江军三万人马前往楚州,目标直指杨妙真。
\n
杨妙真这时正处在困难时期,她的丈夫带领红袄军的精锐进入金人的统治区,把金军打得无可奈何。但遇到新兴的蒙古军,被围困在青州。刘琸为了对付杨妙真,想了一条毒计,就是所谓的“以敌制敌。”当时在山东一带的义军除了杨妙真外,还有夏全领导的一支义军。夏全是一个功名利禄之心颇重的人,刘琸派彭什去游说夏全,对他说:“现在杨妙真正处在危急之中,她的丈夫李全在青州被蒙古铁骑包围,朝廷正准备对她用兵,消灭她只是早晚的事情,希望你能参予其事,朝廷自然有赏。”夏全有些犹豫,彭什接着说:“当年你和李全在山东共同抗金,本来是你的功劳大,可李全却凭着他的势力抢了头功,你难道不想报仇吗?”夏全终于答应率军进入楚州。
\n
杨妙真侦察到这一情况,日益感到形势危急,这时恰好传来李全的死迅。 她来不及悲痛,苦思对付危局的良策,她决定约见夏全,和夏全当面谈谈。。
\n
她的说客来到夏全的营帐,对夏全说:“将军难道不是山东的义军吗?难道不也是接受了朝廷的册封吗?红袄军的情况基本上和你们是一样的,免死狐悲,今天我们红袄军消灭了,明天你们的队伍就成为朝廷消灭的对象,请你三思。”夏全觉得言之有理,决定和杨妙真合作。
\n
这天杨妙真的大营里旌旗飘扬,大坛大坛的酒搬出来,大碗大碗的肉端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