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无视对李世民的承诺。
秦明:“自古以来,关于李建成为何要在名正言顺的优势下起兵造反一事,自古以来,史家都众纷纭不断。”
“而最为令人难以理解的,更是李渊在李世民平定杨文干之乱后的态度,他又一次选择了袒护李建成,食言了对李世民的领承诺。”
“所以也因此导致后世许多人认为,李世民之所以后来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杨文干事件李渊没能兑现承诺就是导火索。”
“对此,我只能说,这是原因之一,但却不是全部的原因。杨文干事件之所以迷雾重重,以及李渊为何要偏袒李建成的背后,其实从始至终,都是一个阴谋。”
“而这个阴谋最初则是由秦王李世民所一手炮制的,只是后来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成功了以后,成为皇帝的他,隐去了其中他和秦王府众人所炮制的这个阴谋。”
“所留下来的记录,则只有太子暗中送兵甲使杨文干谋反,高祖李渊答应平定杨文干之乱后,立其为太子,最后却食言的记载。”
“而同样是杨文干之乱事件,也埋下了后来李建成为什么要下毒准备毒死李世民的原因。就是因为在这次杨文干之乱中,太子李建成被秦王李世民给摆了一道。”
“从秦王诬告他要谋反开始,到后来他不得不起兵谋反自保,最后事情泄露,谋反不成,好在他机警及时向老爹说明情况,这才保住了最后的性命和太子之位。”
此外,从李渊对杨文干之乱后,对太子秦王双方幕僚的处置来看,也可以判断出,他这是一个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
互给了兄弟俩一个警告。
意思就是,二郎诬告大郎谋反,这是不应该的行为。
同样的,大郎也不应该被二郎诬陷,从而就想着真的要起兵造反。
至于最后好在太子谋反的事情没有真的发生,杨文干也受到了应有的处置。
这件事也算是就此成功翻篇过去。
而至于李渊给李世民画的大饼,他当然不会兑现。
因为那是李世民在使计逼迫太子谋反的情况下,他不得已许下的承诺。
当事情的真相查出以后,所谓的许诺,也就真的只是一个画饼而已。
……
贞观三年。
二凤怎么也没想到,他当初连同秦王府的人,对大郎施展的这个毒计,到头来居然会被秦明给识破。
的确,如秦明所说,当时太子李建成的势力急剧扩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