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二人的一致偏宠。”
“在此前提之下,太子杨勇即便是本身实力并不输于杨广,可基于他此前给杨坚夫妻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差。”
“若是他不争功还好,若是一旦表现出一点与晋王争功的样子,只怕便会轻易落得一个太子善妒诸王,不友爱兄弟的恶名。”
“那样一来的话,于杨勇自身而言,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所以很多时候杨勇看起来不作为,恰恰只是因为他没得选择而已。 ”
“留侯所言,与某之见解大致相同。”
陈平轻声说道:“在我看来,隋太子杨勇所处的境地,就注定了他只能表面上无动于衷,不然的话,等待他的下场便会如留侯所言那样,只能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
在这一刻,大汉最强的两个顶级谋略大师,在杨勇不敢与兄弟争功的看法上,达成了惊人的一致。
而另一边,大汉。
武帝元狩二年。
同样是看到杨广得势,杨勇失势的刘彻表示:“果然,一切都如朕之前所预料的那样,杨广得势之后,其所表现出来的野心,促使着他想要更进一步是必然的事。”
“而反观太子杨勇呢?面对晋王咄咄逼人的态势,朕以为既然都到了这个份上,他不若拼死一博,或许还有翻盘的机会。”
“只是从秦明介绍的榜单名称来看,估计他最后的下场,很大可能和朕的据儿一样, 估计都是被逼到无可奈何的境地,起兵谋反不成,最后落了个兵败身死的下场。”
“唉!”说到这里,他似想起来什么,又不得不重重叹了一口气。
………
大唐。
贞观三年位面。
二凤与群臣也在就着天幕上的内容发表着各自的看法。
首先是齐国公,尚书右仆射长孙无忌叹道:“观天幕上杨广彼时所做所为,谁能想到,当时礼贤下士,躬行节俭,勤政爱民的晋王杨广,后来登基以后,竟会成为那样一个残暴不忍,不恤民力的皇帝,这不得不说真是一种讽刺!”
此时,梁国公司空房玄龄接话道:“谁说不是呢?毕竟杨广当年为晋王时,天下称贤,人心所向。”
“隋文帝和皇后独孤氏都以为自己养了一个忠孝仁义,能力出众的好儿子,为此不惜废长立幼,然而结果却是,导致太子杨勇因此权势卑弱,反倒是在野诸王,一个个的权势滔天。”
“故而当时家父就有所断言,太子卑弱,诸王擅权,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