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每一个音都出来的好听,再一句一句的推敲,实终都要听音,音不好了,就要看手指、手臂是不是不对了。还要识字、做诗,让习者去游玩,这一番功夫下来,自然就练一个成一个。”
众人都知,这里的乐手还被不少人家请去教公子小姐呢,束修也是极高的,一般人家要想请都不一定付得起这束修。
一客人说:“这一音一音的练习真太乏味了。”
老板说:“那就是没有静下心来练,心里还想着其他,自然觉得苦不堪言。就像是琢磨这茶怎么煮、怎么泡着好喝,乐在其中,时光也就是过得快,不知不觉就是一大天,夜里做梦都是这茶、这水、这火侯。”
一客人说:“我们普通人家是学不起这样的。”
老板说:“都学得起,就看这夫子有没有这教法了,能稳得住这样教学生。要是总想着赶紧学个曲儿去炫耀,那是不成的。”
二客人说:“要这样学,几学才能弹成个曲儿。”
老板手指一动,三指手指:“三年!三年后那真是如鱼得水,越来越好呀。”
一位上了年纪的客人说:“这就是功夫下到位了。”
老板立即迎合道:“对对对,老先生是懂行的。”
老先生说:“听老板这样一说,我就知道这教法源于当年萧家才女萧锦上,嫁与向家,与云家云润小姐、容家容存小姐,还有当年的殊伦公主是闺中密友。”众人一听,都佩服这位老先生的博学。老先生一听这么多人恭维他很是高兴,又接着说,“当年金家金菉葹教公主琴只教皮毛没有根底,听起来就那么回事,搏得皇后欣赏,结果被文宗皇帝识破,萧锦上一夜成名,正了名。听说当年,不少大户人家都不找萧小姐授课了,说不如金菉葹教得好,学了那么多长时间听不到了一个曲儿。后来,还想跟着萧小姐学,萧小姐还不收了。唉,这人呀,要是无眼,就是佛祖在眼前都不认识呀。”
老板:“老先生好见识呀,不错,正是。这乐班传了二代人,却是当年向夫人的亲传弟子所创办。”
一客人问:“向夫人不是指教琴嘛,这么多乐器都是这样?”
老板:“呃,这法子都大差不差的。这里面可多门道了。”
那老先生一句:“触类旁通嘛。”
又一客人插话说:“可听闻,这样教艺的并无几位呀,也就只有这乐班了。”
老先生:“道不轻传,专研授业的从古到今也没几人呀。”
一位年轻的客人感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