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的正规军外,强武国还实行了民兵屯田制度。也就是每一个村庄15岁到45岁的人,无论男女,除新婚者,除带六岁以下儿童者,怀孕的妇女及及怀孕妇女的丈夫,以及特殊情况外,其余都要参加各村的民兵,农忙时种田,闲时训练和学习文字,而且这是长期的。
更重要的是,强武国的百姓,民心十分凝聚,已经到了堪比信仰的程度了。
也就是说,如果打仗,除了那三百五十万的正规军外,强武国还能随时拉起一支一千五百万有长期训练经验,信仰坚定的军队出来。总兵力接近一千九百万,这个数字听听都觉得吓人。
“宣匈奴使者觐见。”
大殿门口,随着宣读声响起,顿时广场上等待的诸多国家使者都将目光看向了匈奴使者站立的地方。他们大多都知道,匈奴和曾经的大汉之间并不友好,甚至有匈奴人将大汉的边境地区当做是自己的粮仓,时常派人劫掠大汉边城。
此时,第一个宣读匈奴觐见,匈奴使者要是应付不好,很可能会被算账。
匈奴使者被第一个宣读觐见,此时心中也是忐忑万分。但还是带着使节赶紧整理装容,昂首阔步的走进了大殿之中。
进了大殿,匈奴使者就看到大殿帝位上,一个二十二三岁的男人大马金刀的坐在帝位上,一只脚还搭在了桌案上,活像一个不讲规矩的山寨头子。这顿时让他心中一紧。
而满朝的武将文臣,一个个看着他的眼睛都在发绿光,好似十分期望他做错点什么一样。
这匈奴使者刚刚进来,还都未说话,马腾立刻带着马超站了出来,大声说道:“陛下,西凉有铁骑二十万,臣愿请命,踏平匈奴。”
曹操:“陛下,十五万火枪兵已经完成训练,臣愿请命,踏平匈奴。”
孙策:“陛下,凉州三十万大军早已饥渴难耐,臣愿请命,踏平匈奴。将匈奴的牛羊马全部带回。”
看着这些将军一个个摩拳擦掌的样子,更是开口就是十几万,几十万的大军,刚刚进来的匈奴使者脚下顿时一个不稳,直接跪在了大殿门口。
然后,匈奴使者非常明智的,带着人三跪九叩上前,每一次跪拜都要高呼:“匈奴使者鄂使纳沙比,受匈奴单于之名,拜见强武国陛下,祝强武国国运昌隆,祝强武国的陛下万寿无疆。”
武迪抬手,示意那帮想要功勋的都安静下来,目光看着匈奴使者,直到匈奴使者三跪九叩到了前面,方才问道:“你们单于让你前来祝贺,不会只有这一句话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