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段时间里,冰封住了江河湖海。
这样,有些鱼就会因为缺氧死在水中。在低温的水里,有些死鱼尸体保存下来,并随着时间一长、气温升高,这些鱼的尸体会发酵、变臭。
当开江、开河的时候,这些鱼的尸体会飘在水面,人们将其捞回家,就是所谓的捡臭鱼。
这种臭鱼必须在刚开江、刚开河的时候捡,因为没与空气长时间接触,臭鱼的臭还只是低温发酵引起的,并没有细菌,也不腐坏。否则时间一久,它就真成臭鱼了。
据说臭鱼烹饪后,吃着有种特殊的香。所以,有人拿臭豆腐那套“闻着臭、吃着香”的说词来形容臭鱼。
这就导致在东北,有些人认为臭鱼是难得的美食,但还有些人认为东北人捡臭鱼是捡丢脸的事。
可没办法的是,好像除了蒙东,黑吉辽三省都有个别地区,有人热衷于捡臭鱼。
马大富在他三个月的时候,被马玲她奶从关里抱了过来。据说当年逃难的时候,马玲的两个姑姑死在路上了。
等逃到永安,安顿下来以后,老马太太想起俩闺女,没事儿就哭。哭着、哭着。就把眼睛哭瞎了。
懂事以后的马大富非常孝顺,有什么好吃的都可着他娘。
而马老太太喜欢一种家乡美食,就叫炒鱼毛。去年王翠花不慎烫伤了脚,赵军过去给她送獾子油的时候,曾有幸见过马大富捅咕那东西。
上辈子的时候,赵军也经常看马大富炒鱼毛、炖臭鱼。虽然每次都会遭到王翠花的数落、马洋的嫌弃,但马大富始终不改初心。
一开始赵军不明白,到后来有一次,赶上马大富喝多了,赵军听马大富说,他一吃炒鱼毛就能想起自己老娘。
也是因为这炒鱼毛,马大富跟臭鱼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也是一个春天,一个周末休息日,猛烧了一个冬天的烟筒有点堵。
烧灶坑做饭的王翠花一看生火往屋里倒烟,她就跟马大富说,让马大富去喊马胜来,爷俩今天就把烟筒通了。
马大富说凑合吃完这顿饭再弄,这倒没毛病,可往屋倒烟呛人,王翠玉没办法,就只能开着门做饭。
这时,一股臭味随风飘进了屋里,臭的王翠花宁可被烟呛也想关门。
可在里屋的马大富,从炕上蹦下地,趿拉鞋就出门了。
然后马大富顺着臭味,就找到了刘汉山家。
当时的刘汉山,就正在院子里炖臭鱼呢。
臭鱼那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