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这不按规矩来,可叫我们以后还怎么来这翠玉小馆听曲找乐子啊。人人都如这位公子一般,早早的进了后院,我们在门外全不知情,一个个打了茶围进来,可只怕今晚是连翠玉姑娘的面都见不到了,更谈不上与她一夜夫妻。我倒想请教请教诸位,若是都可这般,那以后这茶围咱是打还是不打呢?本以为大家遇到此等不平之事,当是同仇敌忾,却是没想到,尔等一个个称兄道弟,倒是一派祥和,还自认陪衬。我想问问翠玉姑娘,若是我明日申时就来,是不是也可直接去往后院,白昼宣淫倒也另有一番情趣。”
倒是不疾不徐,但每一个字,都是在针对程煜,乃至针对翠玉,捎带着把其他人也绕了进去,意思是说他们软骨头。
尤其是针对了刚才那位明里自贬,实则帮程煜圆说的虞兄。
虞兄向那人瞥去一眼,心道看他坐的位置虽算靠前,但却靠边的很,那里的视角,甚至不如正前方最靠后的位置,不用说,那人打的茶围只怕堪堪五钱银子而已。
这样的人,虞兄在平日里倒不至于瞧不起,他本也是跟程煜类似,是这塔城之中的富户之子,不过他们家并非商人,而是祖上有位四品官致仕告老,但因其在翰林院的时候,颇得当时的东宫赏识,之后太子继位,本欲提拔于他,终因才干并不出众,是以最高也只是个四品官。不过由于早年跟太子结下的缘分,当他告老还乡之时,已然登基多年的皇上特赐了他一大片地,并准予他的后代,每一代都可有一人一落生就赐秀才出身。偏偏自那位四品的老头子开始,虞家始终无法开枝散叶,五代了还是单传,不过倒也让虞家的继承人每一代都过的奇爽无比,毕竟没有兄弟与自己分家产,那上千亩地的良田就一直落在了虞兄手上,光是每年的田租,就是笔不小的数目。加上其上四代多有经营,虽无直接经商,都以读书人自居,但手头的结余都用来在各地购买房产地业,如今到了虞兄这一代,已经发展成躺在那儿每个月都有千两纹银收入的状况。
在财富上,虞兄其实比程煜还有过之而无不及,程煜占了个宫中采办的便宜,每年光是缂丝这一块,收入就有大几千两,但却并无太多的实业。而虞兄家中所得,则全都是扎扎实实的田产地业的租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虞兄此人看似谦和,但实际上那只是因为他读书人的秉性,不愿与人为恶,塔城中及他或不及他的富户,官员子弟,他多半都不怎么真心看得起,仅仅只是高看程煜一眼,倒也不知道是如何与程煜结的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