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寿命应当也不会太长,每一代估计也就在四五十岁之间。
按照这样的计算,三十岁左右就要确定下一代传人,而那个传人的年纪至少也要达到十二三岁,也即每一代之间相隔顶多也就是二十岁,最终可以推断出,这一百多年来,邱家已经经历了至少六七代以上的天官传承。
大明朝中叶以前总归还是国泰民安很发达的,航海事业也是在明初就达到了巅峰,虽然国内百姓长期生活在锦衣卫和东西厂阉人的威胁之下,但无论如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不像清朝,说是最为繁荣昌盛的康乾盛世,其实哪怕是生活在首都BJ的穷苦百姓,当然都是汉人,也经常有一家人共一条裤子穿的情形。清朝的富饶,仅仅是对满人而言的,汉人在那二百六十多年里,一直都是民不聊生的状况。
在这种顺境之下,按说邱家应该已经发展的非常庞大,绝不会因为下一代的资源而担忧,尤其是这一代的发丘天官,他甚至在大明朝的官场里建立了一些品秩官位虽低,但却多少都掌握一些实权的家族亲信。这样的一个家族,除非是惹上了什么滔天大祸,否则很难会被连根拔起,导致传承旁落。
那么,姚家能得到发丘传承,要么,是姚家本就是某一代发丘天官家中比较倚重的外戚,要么,就是姚家祖上也出过权势显赫一时的人物,强取豪夺了本属于邱家的发丘传承。而这两种情况,都需要一个最基本的条件,那就是那一代的发丘中郎将必须死的非常突然,没来得及将传承留给自家族人,且发丘之秘还得早就落在姚家人手里才行。
不得不说,这些条件都够苛刻的。
程煜觉得,外戚的可能性更大,毕竟,根据程煜所知,那个掌管宫中缂丝采办的人,拜的江宁织造的织造太监为干爹,他并不姓邱。而黄平,这个在锦衣卫成了小旗的,也并不姓邱。可他们显然都跟当代的发丘中郎将有关,总不能是拜把子的好兄弟吧,是以最大的可能就是外戚。
不让自己的族人出任这些职位,反倒让外戚出任,这其实多少也有些出乎程煜的意料,但转念一想,发丘一脉干的毕竟都是见不得光的事情,真要是把邱姓核心子弟送去出任这些职务,倒是最有利于邱氏族人的发展,可一旦出现什么问题,那就真的是会被连根拔起株连一大片的。
在明朝这种动不动就满门抄斩乃至诛三族的严苛时期,任何一个核心子弟闯了大祸,基本上都会导致一个家族的覆灭,但如果是外戚,那就很少能牵连到族中的主干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