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县衙,知县是肯定有的,但县丞和主簿就不是必须有的了。
就像是这个塔城县,在程煜新得到的记忆当中,只有县丞而并无主簿。
塔城县的知县姓包,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半拉老头儿,庐州府合肥县人,喝多了酒总说自己跟包拯同姓同宗,其实根本不在一个族谱上。
到了他这把岁数,升迁无望,一辈子也没犯什么错更加没站什么队,也不用担心革职之类的祸患,跟本地的锦衣卫关系也保持的很不错——这也难怪,这边的锦衣卫总旗都换了五六任了,可包知县却还是那个铁打的包知县。
算不得多好的官,但总的来说,借着大明前半叶勉强也算是风调雨顺的,几次藩王作乱造反什么的也没波及到塔城县,包知县总还算是把塔城管理的不错。
县丞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姓庞,按照明朝平均不过四十多年的寿命,其实也勉强该叫老头儿了。
庞县丞人如其姓,白白胖胖的,整天挂着一副笑脸,不过也并不是笑面虎,就是个和和气气的老好人。
包知县和庞县丞的私交相当好,按照明朝的规矩,知县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无法处理公务,县丞都是不得代劳的,可塔城县衙却并非如此。包知县毕竟年岁大了,老花眼颇有些严重,经常处理公文一多,就老眼昏花的带动头也疼了起来。有的时候干脆就是贪杯多吃了点儿酒,庞县丞仗着自己比包知县年轻几岁,塔城县衙又是一派祥和,就经常帮他处理政务。甚至于升堂审案有时候都是庞县丞代劳,这在其他县是很难得一见的。
程煜在县衙独树一帜,包知县和庞县丞都很喜欢他,这就使得典史和其他两班的班头跟他也客气的很,至于下边的各路衙役,平素里没少受程煜的恩惠,对他这个年轻的捕头也都很是尊敬。
昨日下值的时候,程煜找过庞县丞,跟他告了假,说明今天上午要去接自己的世交大哥,此刻听典史说县丞找他,不禁心里也有些奇怪。
看到程煜快步走来,门口的皂班远远见到,赶忙先行敲响了县丞的房门,告知庞县丞程煜来了的事情。
等程煜到了门口,早就得到里边吩咐的皂班,笑眯眯哈着腰帮程煜开了门:“程头儿,县丞等您一会儿了。”
程煜微微颔首,跨过门槛,一步走入。
身后皂班很有眼色的替他关上了房门。
程煜知道,自己在这里的身份跟知县县丞关系都很好,也没有那么多的虚礼,只是拎了拎束腰,拱手道:“属下参见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