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要等到许多年以后,当天下之事变的风平浪静,倘若有人静下心来琢磨,说不定能品味出另一种用意。
是什么呢?
是一位弱势帝王的卑屈反击!
赵构这所谓的第三份大礼,每个人听了都感觉他是个软蛋,然而帝心如渊难测,这种做法何尝不是一种睿智。
“朕既要嫁女,岂无妆随之?便是民间最贫苦之家的孩子,父母尚且要想尽办法为女儿准备一份嫁妆,带于夫家之后,贴补生活用度……”
“民如此,皇家亦然。”
“且况朕与杨氏,乃姻亲加亲之喜,故而,当配大礼。”
“古往今来,何为大礼耶?朕思之,乃田地。”
“民喜田,官喜地,皇族自当不小气……”
“若赠田土,当以州论!既如此,朕便赠州吧。”
“恰我云朝有一京口,位于大江以北州域,远自汉末三国之时,已然筑城设立渡口,号为水运枢纽,历来军事重镇……”
“又有瓜州一座良港,正与瓜州隔江相望,位于大江以南,同为水运渡口,此两州,富饶也。共为南北交通之要冲,且乃大唐云朝之联系……”
“朕遥想两年之前,大唐出兵扫除后周,于胜利班师回朝之际,杨一笑挥毫泼墨一首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朕自幼饱读诗书,且受太上皇文雅熏陶,故而亦喜诗词,对此佳句极为欣赏。朕从诗词之中读到了杨一笑的心境,感受到了他是一个一旦出门远行便急迫渴望回家的重情人。”
“朕猜想,他如此,他麾下兵卒当也如此。”
“两年前他如此,如今他仍会如此,那么,友唐之士卒同如此。”
“既都如此,朕岂不做一顺心顺意之举耶?趁此约定姻亲之际,赠送良州以为心意,令友唐饱有收获,令唐之士卒欢喜回家……”
“此两州,连同附近通境五百里,江北有四州,江南有十六州,共计二十州域,尽皆交于唐国。”
“嫁妆也!”
……
随着云朝尚书当街大声宣布,整个皇宫附近几乎变的落针可闻。
老百姓由于不通文墨,所以听不懂这种文绉绉的词儿,但是云朝这边文风浓重,随手在街上抓一个穿长衫的很可能就是个秀才,尤其是今天到场围观的年轻人,十个有九个都是文人士子的身份。
岂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