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大唐真的派出了人数庞大的使臣团。
路漫漫,行逶迤,出发之时还是霜雪满地的初春,然而到达南云之时已经遍地花开,竟然是阳春三月了,气候十分的宜人。
从大唐京师到南云京师,路程大约两千五百里,这虽然是古代的里程数,但其实和后世相差并不大。即使折算成后世的里程数,两座京师之间的距离也得一千多公里……
在古代,这是一段很长很长的距离。
后世之人开个车坐个高铁,又或者选择天上飞的飞机,短时间内就可以到达,所以对这段距离的感触并不深。
然而,这是古代!
在古代,单人出门有可能一次远行就是一辈子不见。
幸好是庞大的使臣团一起上路,不但能动用车马舟船而且有军队随行,最主要的是如今大唐威名赫赫,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凶神恶煞的凶名,所以沿途各地的山匪全都缩起了,没有任何一处会脑子犯抽的拦路抢劫。
即便如此,赶路仍旧艰辛……
天还没亮就启程,天色完全漆黑才落脚,足足走了二十多天,方才进入南云的国境,但是并没有第一时间前往南云京师,而是把沿途州域全都走了一个遍。
所以,耗时足足三个月之久,最终,才算是出现在南云京师的地界上。
……
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南云满朝文武所有官员的日子极其难熬,几乎所有人全都是胆战心惊,生怕哪一天睡醒时发现已经被灭门破家。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大唐的兵马一直没有撤退。
整整三个月时间,十几万大军围城,无论南云这边怎么苦苦哀求,大唐军方主帅顾老大的回复只有一句:“我国使团尚未到达此处,彼我两国并未达成议和,所以,现状依旧是敌对……”
既然是敌对,肯定不撤兵。
于是大军继续围困着临安城,五百门大炮仍旧对准了城里面,最可怕的是动不动就出现所谓的走火情况,几乎每天都会有一两枚炮弹砸到城墙上。
大唐军方给出的解释是:不好意思,有当值的小卒因为打瞌睡所以手里的火把一时没注意点燃了引线。
但是南云满朝文武却心知肚明,这是大唐在刻意进行武力性质的恐吓。
走火?这是睁眼说瞎话。
红衣大炮怎么可能会走火?
退一万步讲,就算有可能走火,但是,但是总不能每天都走火吧。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