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肯定的拥抱让司必燕想起了已经被遗忘了的母亲,于是投桃报李也好,移情作用也好,司必燕更加努力了,她想对得起老师的期待,她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次任务,由于太过于专注,司必燕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逐步向自己靠近。
或许她也意识到了,但是她并没有太在意。
毕竟反应再迟钝在那次分组后司必燕也感觉到了同学们对自己的孤立。但在司必燕看来那不过是小孩子的把戏,虽然那个时候的司必燕年纪并不比他们大多少,但是常年的照顾经验让司必燕潜意识里已经把自己当做了一个大人,加上司家对自己的培养,司必燕总是用一种更成熟也更冷淡的感情看待着周围的同龄人。
也因为这样的态度,司必燕总给人一种高高在上鄙夷一切的孤傲感。即使一开始她的确想融入身边的人,但是那种自带的疏离还是给人一种隐形的隔阂。
后来老师对她的关注与关心,也让司必燕不自觉的放弃了和同龄人之间的相处,毕竟司必燕自己觉得和老师们相处似乎更加的轻松,而自己的同龄人之间似乎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幼稚感,所以与其说是司必燕被同学们孤立起来,司必燕也在不自觉的远离身边的同学们。
因此孤立什么的,对司必燕还真没造成太大的影响。同样的后来的一些升级的欺负行为司必燕也没有太在意。
在司必燕的鞋子里涂胶水,把司必燕的衣服弄脏剪破等等,在司必燕眼里都是小事,毕竟花钱买新的鞋和衣服就把事情给解决了。
所以司必燕是真的没把这些小把戏放在心上,而且在她看来,同学们的这些行为也十分的幼稚,幼稚到她根本就没想过把自己的遭遇告诉老师。
可是司必燕没有向老师打报告的行为并没有换来同学们的感激,他们反而觉得是司必燕的一种挑衅,有的则是觉得司必燕害怕了,所以不敢和老师说。
欺负人就像毒品,是会上瘾的,尤其在没有人遏制纠正的情况下,没有人告诉那些施害者他们的这些行为是不正确的,于是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行为也越来越偏激。
终于,事情最终朝不可收拾的方向发展。
其实一开始只是有人说了一个想法,有人建议在司必燕喝水的杯子里加点东西。他们甚至不记得是谁说的这个想法。但是大家都同意了,并开展了“愉快”地讨论,一开始只说是放点盐啊,糖之类的无伤大雅的调味品,后来不知谁说的往水里掺胶水。
“上次给她鞋子里涂胶水她不是不在意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