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的,但内里正房却是坐北朝南的格局。三间正房,两间靠东墙的厢房,西南角还有个茅房。院子里种着一株大梨树,枝繁叶茂,伞盖遮天。北地花期较晚,此时南方的梨花都谢了,地处西北的秦州,梨花却正开的灿烂。白色的梨花在阳光照耀下格外的美丽,满院子都飘着沁人心脾的冷冷幽香,使劲儿一嗅,心里分外的舒坦。
\n
“这宅院建的可好!”张婆夸耀道:“您瞧这正房,都是青砖砌的,里头也是青砖墁地,下头还有台阶,便是下了大雨也淹不到屋里来。这宅院起了不到十年,新的紧,也不漏雨,更不漏风。里头桌椅床凳,该有的都有。东厢房一间是厨房,另外一间里头有水井。”
\n
一边说着,一边把门依次打开,让闻安臣进去瞧。
\n
闻安臣边听边点头。张婆说的,并无夸大之处,这宅院建的确实很讲究,虽不大,但
\n
精
\n
致。而且家具一应俱全,省得自已再采买了,只不过确实是太长时间没人住了,里头落满灰尘,还得好生打扫一番才是。
\n
闻安臣转了一圈儿,就觉得很中意,便道:“我瞧这宅子成,咱们就定了吧。不知这银钱怎么算?”
\n
“一月一两二钱银子。”张婆笑道:“这宅院里头什么都有,能省不少气力,所以便贵了些。”
\n
大明朝万历年间的
\n
房价
\n
,这样的宅子,一处也就是三十多两,一个月一两二钱,确实是不算少了。要知道,万历年间一两银子能买两石米,而大明朝的一石,相当于后世的接近二百斤。两石米,足够五口之家吃几个月的了。
\n
不过对闻安臣来说,这价格不算高。他前段时间积攒了不少银钱,此时也有百多两银子
\n
的身家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