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了个借口,将他派出京城管着咱们泗州的税收。”
张家垚有些惊讶:“既然看不上咱们,京里为何让他来管?”
陈掌柜的悄声道:“就是因为他不喜与我等打交道,才让他来管这一摊子事~若不是他身边的柳师爷还懂点庶务,我看那李大人也是~”
后面的话陈掌柜的没说,张家垚也明白了。不过就是让那李大人做他不擅长的事情,万一出了纰漏,就是现成的罪过。
陈掌柜的又道:“不过若是大少爷继续进学能考些功名在身,就算是经商也会被尊称为一声儒商,那些个官吏也会高看一眼。我听说‘隐相’梁大人就是因为粗通些文墨方才被官家看中,一路高升~”
说起那“隐相”梁大人,确实是个神奇的人物。
神奇在哪里呢?据说那梁大人因幼时家贫,没入宫廷做了那宦官。可他是个有野望的人,一开始在书艺局任职,在此期间不断学习,识了不少字。后来他就得了个机会调任睿思殿文字外库,负责外出传旨。这可是扭转他命运的重要机遇,因这传旨的差事,他逐渐了解了官家的喜好,于是在闲暇时努力提高自己的书画水平。
所谓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一次随驾时,梁大人展示了自己的笔墨丹青,得到官家的喜爱,就此青云直上。
政和年间,官家力排众议,让人将梁大人的名字梁师成写入进士名籍中,给了他一个进士身份,自古至今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张家垚盯着陈掌柜的看了半天,缓缓道:“你说的有几分道理。”
待陈掌柜的走了,张家垚问道:“杨叔,舅舅还没有来信?”
杨管事的道:“这一南一北的确实路远,恐还得过些日子才能有回信。”
张家垚摇了摇扇子道:“这陈掌柜的有些意思。既然舅舅那里还没有消息,咱们在这估计还要待些日子,倒也不急。不如就请杨叔你出马和他以同乡的名义叙叙旧?”
杨管事的抱拳道:“遵命,大少爷。”
这日晚上,杨管事的单独请了那陈掌柜的喝酒。
酒过三巡,两人就论起了同乡之情。
杨管事不失时机的赞美,两人很快就熟络起来。
“陈掌柜的,您好歹是秀才,怎么突然想起来进了咱张家的商铺?”
陈掌柜的叹了口气:“母亲病了,家中无钱医治,家里还有嗷嗷待哺的儿女,囊中羞涩啊!若非如此也不会从商。”
杨管事的又试探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