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脖子,可旋即又抱怨起来:“那也不至于要去西北呀?就近或者江南富庶之地不行吗?”
“让你去西北是给你戴罪立功的机会!”杜延年对于这颗榆木脑袋开窍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压着性子解释道,“你以为我朝为何要揪着西夏不放?是喜欢那块不毛之地吗?是因为西夏的位置!圣上极为重视西北商路的开通,他要的是重启盛唐之时的丝绸之路,而西夏正好横在那块地方上,这才是关键!你去西北跟平原商号配合好,让丝绸之路重新贯通,到时候连述在圣驾面前说你一句好比我说十句管用!明白了吗?”
话说到这个份上,康安国再蠢也听懂了这是杜延年在为他谋划,忙不迭地答应下来。
而与此同时,御书房内罗汝芳也正谈到了康安国。
“展骞所涉之事主要是在地方上,但也都是捕风捉影而已,暂无实据。而且,他如今人就在御史台,若大张旗鼓调查其过往之事,恐怕也很难瞒过他。倒是康安国,他在刑部任职时间比展骞长,姚承宗查他倒也在情理之中。况且,姚承宗所说的那起案子的确有不妥之处,至于幕后主使是否就是康安国,尚需详查。”
“刑部驻部御史是谁?”
“张世英。”
“他什么意见?”
“他能说什么?只要姚承宗肯配合,于他而言,查谁都行!不过......”
“先生是顾虑杜相?”
“若真坐实了康安国涉案,恐怕杜相会很为难。”
祁翀笑着摇了摇头:“先生想错了,现下最为难的恐怕不是杜相,而是乔相!”
罗汝芳微微一怔,很快就反应了过来,笑道:“姚承宗给他的恩师招是非了!”
“不过,这也是好事,朕正好趁这个机会看看朝中到底还有哪些人是吃饱了撑的、专门惹是生非的!”祁翀冷笑了两声,话题一转,“去看过元震了?他可有悔改之意?”
“昨日去见过了,可话不投机,没说几句。唉!他钻了牛角尖,至今都认为自己在‘卫道’!”罗汝芳叹息道。
“哼!自欺欺人!”祁翀撇了撇嘴,将案子上一份勾决名册递给了罗汝芳,“先生一会儿不是还要去找姚承宗吗?顺便捎给他吧,元震家族,明日准时问斩!”
罗汝芳双手接过名册,翻开看了看,微微摇头轻叹一声。大理寺拟定的死刑名单上一共有十三人,包括元震及其四子、六孙,以及协助他们潜逃的忠仆二人。但祁翀将元震的孙子及仆人都划掉了改为流刑,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