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恩。阿兰忙将她扶起,将蛋糕递到了她的手中:“吃吧,你也沾沾娘娘的喜气。”
“我......”秀秀看着美味诱人的蛋糕咽了咽口水,小声问阿兰,“这位姐姐,我能把它带回去给我娘吗?”
“哎哟,还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你就放心吃吧,一会儿出宫的时候,姐姐让人给你带一大块回去给你娘!”阿兰和心悦都是幼年失母,听了秀秀这话忍不住双双湿了眼圈。
坐在心悦一侧的应淑真突然站起来福了一福道:“娘娘,臣女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娘娘允准。”
“你说!”
“臣女想将娘娘赏赐的金簪转送给这位秀秀妹妹做嫁妆,只是,娘娘赏赐之物,臣女不敢擅自做主,故此,特求娘娘允准。”
是个会来事儿的,看来今日之事要着落在她身上了!心悦微微笑道:“既已赏给你了,你自己做主便好。”
“谢娘娘恩典!”应淑真道了谢,将金簪塞进秀秀怀里道,“妹妹,你我今日虽是初识,但相逢便是有缘,你有难处,我该帮一把。这金簪贵重,足以保你后半生衣食无忧。你也不必谢我,要谢就谢皇后娘娘吧,毕竟,我也是借花献佛而已。”
云柔大喜,忙催着秀秀再次谢恩,这才退了下去。
虽经这一场小小波折,但心悦显然兴致未减,又让他们继续将《金鞋记》演完,便又开始唱第二出戏。
第二出戏虽不是新戏,却也是心悦特意点的,名叫《隔纱讲礼》,讲的是前秦宣文君宋氏娘子的故事。
据史书记载,这宣文君本姓宋,闺名不详,生于西晋初年一儒学世家,自幼受家学熏陶,精通《周官》音义。成年后嫁与一韦姓之家,生子韦逞。时逢乱世,生存不易,无奈只能选择隐居。宣文君便白天上山打柴,晚上教导儿子学习《周官》。
前秦苻坚即位之后,大兴儒学,发扬汉文化,却偶然发现太学竟然无人讲授《周礼》。苻坚认为当时天下府库充盈,国家富强,就应该天下知礼。细问之下才知,不是太学不愿讲授这门课程、教化天下知礼,而是经过百年战乱,天下竟然已经找不到懂周礼的人了。
苻坚没有办法,只能广泛从民间征集学者,而正巧掌管前秦宫廷礼乐的太常韦逞颇为知晓礼节,在苻坚的询问之下,才终于知道天下还有宣文君这位精通《周官》音义之人。
然而,宋氏当时已经年过八十,且女子不便抛头露面,苻坚便命宋氏于家中设立讲坛,立下二三十个座位,宋氏居家,用纱帘相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