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什么像样的官位。(没什么后台的情况下。)
真正的读书人,真正自负才学的人,是不能够接受这种不公平的竞争和鄙视的。
“我明白了……你想让学室广泛的面相诸子百家乃至于天下进行弟子的录取,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必须是吏的子嗣亦或者因为军功爵或者达官贵人的推举和要求。”赵泗开口说道。
“殿下明智!”喜点了点头。
“实际上念叨来念叨去,诸子百家对大秦的怨言和牢骚,说穿了是对法家的不满,正规的晋升途径一直都被法家所把控……但是在我看来,诸子百家,不管他们学的东西如何,理念是什么,能够通读秦律,并且能够根据秦律来治理地方上的百姓,就有了成为吏员的资格,治理百姓,并不需要那么复杂。”喜开口说道。
“先生之言,如雷贯耳也!”赵泗闻声感慨。
要这么说,还真是……这一点实际上是秦国给法家背锅了。
实际上学术学说,闹来闹去无非就为一个工作岗位罢了。
大秦一统天下,诸子百家直接经历下岗潮。
读书人嘛,自然也就心有怨言……
当然,这并非大秦毁灭的关键性因素,大秦的毁灭实际上还是建立在底层庶人渴望的安定并没有到来。
至于上升渠道的封闭,历史已经给出了证明,只要底层人能够活下去,就算上升渠道封闭,也不会天下大乱。
“只是这样一来,原先的学室制度也就不够用了,现在学室之权皆在于郡县之长,最后息归于丞相,如果要面相天下进行考核录用,那就得重新设置一个专门负责用于办学的官职乃至于体系。”赵泗开口说道。
“那这样一来……”赵泗敲了敲案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