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是不可以说话的,只能通过肢体动作进行表达,但允许其发出笑声、哭声,一些特殊情节还可以通过旁白来进行解说,使整场表演更加丰富立体。
而卓别林之所以被人称之为默剧大师,也正是因为他无与伦比的表演技术,和他创作的作品中辛辣讽刺的精神内核。
一条肥裤子,一顶破礼帽,两撮小胡子,一双大头鞋,再加上一根他从来都不舍得离手的拐杖——
卓别林总是以这样的形象出现在荧幕或舞台上,他也用他的表情和动作将默片带到最高峰。
哪怕到了现代,人们表演默剧时也常常会模仿卓别林的造型。
这似乎是一种魔法。
只要你装扮成这种模样上台,哪怕你什么都不做,观众们也会捧腹大笑。
但童梦不打算这样做。
首先,她是一个女性,女性应该有属于自己的“默剧形象”。
其次,模仿者永远不可能超越开创者,后来人总是低人一等的。
最后,这是原创剧本,童梦需要确保一件事——全场所有的目光只能看我,不需要想任何其他的事物或人。
因此,童梦只把卓别林的舞台布景和肢体动作纳入了参考列表之中。
童梦继续翻阅资料时发现了荒谬的一点:默剧演员大多数都是男性,功成名就者也多是男性。
虽然,世界上的其他领域看起来也是这样的。
但是,童梦心里知道,并不是女人们没有做出功绩。
是因为男人们不会书写女人的历史和成就。
他们的懦弱和自卑促使他们成为虚伪的、空中楼阁式的“胜利”的拥护者,可真相不会被凭空湮灭在滚滚红尘之中。
就比如可笑又愚蠢的“产翁制度”,即男子装成怀孕模样,模仿女人分娩和分娩过程中的疼痛。
诞下孩子后则窝在床上坐月子,试图哺乳,但真正诞下生命的女人却需要伺候男人。
出月子之后,男人会宣称孩子由自己诞下,与女人没有任何一丁点儿关系。
可是,掩耳盗铃的人必会受到失败的“眷顾”。
毕竟,他们不能封死所有人的嘴。
此时,童梦看着拿在手上的碟片——封面是一张女人的侧脸,她眉目低垂,似有无尽哀愁。
这是阮玲玉。
她有超凡的能力与充满诱惑力的野心,她能把所有的角色都刻画得入木三分,犹如从纸上走出来了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