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让男人辱骂女子。且女娃读书识字,确实有好处,起码戴大老爷这种富贵人家选媳,第一个条件就是姑娘得识字,会算账。”
戴大老爷很配合,点头道:“姜总旗说得没错,识字会算账,是府城人家选媳妇的最低要求,如吉举人这些有功名,要走仕途的人家,选媳还要姑娘家通晓四书五经、知史书、懂礼祭等。”
又道:“我戴家就有女学,请了女先生来专门教导女娃读书。”
这?
屋内静默,里长村长们不说话。
好一会儿后,吕族长才道:“女娃读书识字,确实有很多好处,可咱们这里是乡下,没法像戴大老爷家一样,腾出地方来专门给女娃读书……女娃也去镇学读书,不现实,男女大防上,容易出事,更容易被外镇人拿来说嘴。”
“吕族长所言甚是。”周老村长看向姜大郎,又看向秦爷爷,道:“姜小哥、秦大人,秦姜两家尊重女子,很是难得,但步子不能迈太大……咱们如今却是没有迈大步的本事。”
“对啊对啊,秦大人、姜总旗,慎重啊,女娃上学这事,可不能开相合。”其余村长,甚至是苗书吏都在劝。
秦爷爷道:“诸位放心,我家就是给提个意见,没有一定要女娃去镇学读书,不同意就不办镇学的意思。”
提出让女娃去镇学读书这一条,是小米让加进去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办女学,而是把女娃也该读书识字这个理念,植入乡亲们的脑海。
让乡亲们明白,诶,这世上,男女都是该读书的。
有了这个理念后,就开始迂回……
秦爷爷说:“这样吧,进镇学读书的男娃,回家后,要负责教导家里女子认字。”
“这事儿很有好处,一是能帮男娃温习白天所学功课,二是不花钱就让家里女娃能认字。”
“这样帮扶教导个几年,等女娃大了,也能学会不少字,去说亲,人一听你家女娃识字,媒人都不敢轻视,是会拿那家境比较好的人家来介绍,不敢介绍那歹人家。”
秦爷爷苦口婆心,跟里长、村长们细细说着,把他们给说心动了。
周老村长道:“秦大人说得在理,说真话,我家女儿能嫁给韩师爷,过了十几年的县城好日子,就是因为她识字,所以我同意秦大人的提议。”
吕族长也说:“我也同意。我家九娘就因为识了几个字,才能接到绣活,每月有百多文钱的进账。”
其他里长村长听后,点头同意。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