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一生一世花不完!
啥也不说了,以后还埋什么铜钱银子呀,一个破政和通宝到现在才十块钱不要,埋点瓷器留给子孙后代它不香吗?
打那以后这父子三人感觉自己干活都不是烧瓷器,这叫铸币好吧。
“话说,天青色等烟雨,是真的要在烟雨天烧才能出来吗?”
做接待就这点比较累,一个问题要解释八百遍,今天讲完了明天又来人了,上午讲完了下午还得讲一遍。
不过章顺早就习惯了。
“郎君此言谬矣,事先说明啊!天青色是我们窑的才是!青花瓷这歌名我建议是改成汝窑瓷!
色泽若是要纯净,柴火是越干越好,如此火力足,烟也少!
釉面玉感最强,若是烟雨天,那柴火受了潮,那就麻烦咯。”
嗯,这是今日第三次回答这个问题了。
天青色的秘密,其实就在于一个焖字。
大量的干柴,迅速烧完窑内氧气,高温焖出来。
后院里,章垚和章和正在准备烧制一窑新的瓷器,年底的岭南天气也渐渐干燥起来,正是烧青瓷的时候,或者说,正是用老法子烧青瓷的时候。
章垚在游客的围观下小心翼翼的把瓷器码放齐整,一旁,章和还在最后烘干着松柴。
干着活呢,父子两个不由得看向了院子角落的一台电窑。
还得是那玩意好使啊。
还有加湿器,除湿机,虽然不用等烟雨,但就算要等又咋滴,干就完了。
后世的窑他们虽然没去亲眼看过,但视频里看过。
此时的章垚听着游客们称的大师,其实脸是红的。
问:现在的汝窑达到大宋汝窑的水平了吗?
祖宗:你要把技术传给我,你就是我祖宗!
那景德镇随便拉出来一个大学生的作品,都看傻了章家爷仨,所以章顺才乖乖跑去接客了,烧个毛的瓷,多看几个视频多学学不比烧柴好吗?
哪怕是前院的展品,那也是展一个形制和古法烧制,最多就是审美,要说技术,是真比不上现代瓷器。
虽然爷仨是这样想的,但游客不是呀。
“卧槽,真用柴烧啊?章师父,这玩意卖么?我订一个呗?”
“难得了,话说那边的香炉是准备拜拜吗?那么讲究的呀?”
“老祖宗的手艺就是牛逼,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啊!”
听着游客们的赞美,不善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