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骂,最后一句还挺脏的,看着他们还挺开心的样子。”
李清照冲浪多,这个梗她见过,不过她还想逗逗自己老弟。
“对,你不懂,这叫M,被骂的越狠,就越爽,不信你去试试。”
忽悠老弟呢。
张择端猛地摇了摇头:“算了吧,您这表情一看就是忽悠我的,你上次忽悠姐夫吃黎朦子就是这个表情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完,溜回自己的清明上河图边上。
这幅清明上河图,是他刚考上画院时作的。
就是历史上那幅,不过嘛……
赵佶不咋喜欢,盖了小印题了名后就送给外戚向宗回,后来张择端辞职不干了,卖画为生,现在又被拉回了画院。
而清明上河图嘛……
赵佶得知此画后世之名气后,抽了自己两个嘴巴子就冲去向家。
什么?什么叫朕赐你的!那叫借你品鉴一二!品完了对吧!拿来吧你!
于是,高25.5厘米,长525厘米的全篇展开的清明上河图,就这样展示在展馆的最中心,一同的,还有千里江山图。
故宫一件,我一件,这回是真的了。
一幅清明上河图,没有富丽堂皇,没有祥瑞,没有吉兆,有的只是北宋末年战火未至时的寻常清明。
从郊外的农家小院,一幅乡村图景,鸦雀筑巢于枝桠,鸡鸭羊饲于圈中,一副恬静景象。
往城中而去,接亲娶妻的新郎官身骑枣红大马,花轿花轿,新娘的轿上点缀着草木花卉,挑夫挑着嫁妆,挑着象征富贵有余的鱼肉。
茶馆边的农舍养着两头牛,田中的禾苗茁壮成长,那是百姓秋日的希望。
货运码头边上的酒店不做早点生意,所以这会儿才撑起旗幡招揽客人。
其实也不用他们怎么招揽,位置好,生意自然兴隆。
未至饭点,码头上正在忙着各种生意,赖以生存的力工正在堆码货物。
街道上有个算命先生,有人正准备叫他算些什么,或是姻缘,或是生意,或是别的什么,算命先生的脚步看着很轻快,生意来了,今日的二两小酒又有了着落。
一家包点店正在和一位挑担人谈着事,也许在说着明日要进的货,也许在商量货款能不能晚两天,张择端没写对话框,具体的倒是吃不到瓜。
行人骡马走在街上,各有各的营生,各自在这汴梁求着安稳日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