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严不惜破坏政治规矩,拉着益州派来对抗荆州派,也是为了谋求更大的政治利益,全然将刘备驾崩前嘱咐李严的话抛于脑后了。
刘备在病榻前告诉李严,要做好分内的事情,辅佐丞相和天子,别乱动歪脑筋。你肯定不是诸葛亮的对手。
李严听了几年话,在永安韬光养晦了几年,镇守在蜀汉的东大门。遇到要策反孟达的事宜,李严也是全力配合诸葛亮,在诸葛亮南征、北伐的时候,也是做好永安的防御,不暴露机会给吴老二。
诸葛亮当政的前几年来,李严还算是一个比较好的辅助。
李严趁着诸葛亮这几日在成都休息,专程登门拜访。李严此番造访是为了劝进,他直言,诸葛亮实乃蜀汉的主心骨,德行整个益州各派人士都心悦诚服,一人身兼张良、韩信、萧何之重任,应该进爵称王。
诸葛亮听完李严所说,直接严词拒绝。对李严的态度也急转弯,因为诸葛亮深知李严如此阿谀奉承,必然是别有所图。
诸葛亮趁自己在成都,革新各级吏治,检查粮食的存储与运输,督促刘禅的学习。
本来诸葛亮想再过一段时日北上,将后方政务再打点整理,但蜀汉征西大将军,宜昌亭侯赵云,去世了,让诸葛亮深知,时间只利于曹魏,而不利于蜀汉。
在诸葛亮的指点下,刘禅下诏说:“赵云早随先帝(刘备),功高勋显。朕以幼冲之年,历危难艰,仗其忠顺,得免于祸。谥者议国元老功臣也,卿等议其所宜。”
诸位大臣等人商议后,认为赵云跟随刘备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战场上忠勇无双,在长坂坡救出了刘禅和阿斗,在五丈原护送了刘备。
我在朝政会议上提出:“云从先帝,功高勋显;从事建业,守节不渝;义举贵于金石;忠心护主,君思其赏;礼贿下士,臣死其报。”
于是刘禅按照谥法,给赵云追谥为顺平侯。
赵云的离世让诸葛亮痛心不已,更觉得时不我待的急切压力。于是,连夜奋笔疾书,又写出了一封《后出师表》,面呈刘禅。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