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芝负责将新兵编入原来的部队中,新兵以在当地招募的士兵和归降的俘虏为主。邓芝以伍为单位,往里面加入新兵,一伍人数从原来的5人,上升到6、7人。
将俘虏穿插开来,编入营队,有利于可以有效防止哗变和出逃,邓芝再整营整营地开展思想教育,非常有做政委的潜质。
然而,在处理最后一批俘虏的时候,邓芝过来询问我严易应该如何处理,“这个严易算是一员小将,还有几名士兵,一直不愿意加入我们,要是带着行军恐怕会影响速度。要不然还是放他们离去?”
“不愿意投降的,他们都是有亲人在洛阳吗?”我问道,如果有家人在洛阳,不想家人因为自己受到牵连,这一点我是能够理解的,我也动了一点恻隐之心。
“是的,都是洛阳人士,算是有人质扣押在洛阳。”邓芝说道。
“严易呢?他有亲人在洛阳吗?”我问。
“他倒是没有,从小是个孤儿,只是一心想效忠魏国。”邓芝说。
“那些士兵,绑住他们的手脚,放几个面饼和几碗水在他们面前。魏军很快就到,是生是死看他们造化吧。”我说道,蜀汉文化传统就是仁义。
“那严易呢?”邓芝问道。
“放他回了魏营,他记得我们的脸,以后没准来在魏军战俘营,把咱们两个认出来,可以去邀功呢。”我冷嘲热讽说道。
我话说的很明白了,南征孟获和这次北伐,一路上见惯了太多的嗜血场面,没有再过于仁慈,因为那是非常天真的想法。
我逐渐悟明白了一个战场生存规则就是,杀伐果断、适者生存。
邓芝也接了命令,做好了安排。
邓芝前往最后一次招降严易,如果严易说一个“不”字,放他离去,然后弓箭手准备,数箭齐发,射杀越狱俘虏兵。
战场纪律可不能丢,不能滥杀俘虏。但如果是俘虏自己逃跑的,可能会将我军情况报告给魏军,暴露我军位置的具体方位,引来魏国追兵,对我军不利。所以,射杀是完全合理的。我犯过的错误,是不会再犯的。
对严易,也是问心无愧了。给你机会投降,你不中用啊,那就没办法了。
邓芝对严易说道,“严易啊,我们部队就要开拔了,你是想留在魏地,还是想和我们一起出发。”
“你们是去打潼关吧。”严易说道。
“你是如何得知的?”邓芝问道。
“这几日你们在此盘桓不前,肯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