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比较难搞的一般有两种人,外戚与世家。
与这两者相比,奸臣、贪官都显得和蔼可亲。
如果说符家是靠北陵先先皇宠幸太皇太后起家,那符山岳就是把符家做大,并且发展成北陵第一家族。
北陵皇帝之所以是皇帝,就是得到了符家,尤其是赤甲军的支持。
正是因为得到符家的支持,北陵皇帝才深知符家、符山岳的影响力。
哪怕之前北陵国被苏毅打下两州,也没打算用符山岳。
我不知道,北陵国是什么时候换的将,这已经不重要了,沈易东还留下三万的大军。
只要不是被全灭,伊国的优势还在。
……
十一月中旬,伊国的大军基本会合。
沈易东收拢了三军三万残军、谷将军七万大军以及萧破武的三万大军,总计十三万之众。
对于他们内部的矛盾,我是狠狠的斥责了他们,降了几个智商不在线的将领职位。
然而,与最初向北陵国发起进攻时的二十六万大军相比,如今的兵力几乎削减了一半。
这消失的十一万人并非全部阵亡,其中一部分被派遣到常举、南相、福、寿等地驻守,以确保这些地区的安全。
在攻打南封和唐两国时,由于这两国的军队纷纷投降,使得伊国的军队规模反而不断扩大。
但面对北陵国时,情况却异常艰难。北陵国的士兵们忠诚勇敢,许多人宁死不屈。
即使有一些人选择投降,后来也被证实他们心怀不轨,别有用心。
这种大局面前只能暂时不用北陵国的百姓和降卒,等北陵灭了,他们也就没有了主心骨。
伊军已经试图留下北陵的五万大军,不说全灭,只要再胜一次,击杀两万人,那北陵就不会再有可以抵御伊国的军队。
之前非常主动的北陵军又龟缩起来,等待北陵国的援军。
……
北陵大军与沈易东伊部一战,现在处于常旭州只有五万多人,北陵川颖、北相、常旭、常明四周也就只有七万士卒。
为此,北陵方面可谓是下了血本,他们特意紧急在四州招募士卒,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尽快补充兵力。
而此时此刻,北陵一大批新兵正在马不停蹄地赶往常旭州。据柳寇的探查,这批新兵的人数大约在三万左右。
然而,对于这一情况,我却并没有感到丝毫的担忧。
在我看来,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