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的都是对北陵国忠心的人。
把沿海的寿州也打下来,就可以利用船只运输粮食,直接跳过北陵国不相关的地方。
在这个过程,就没有北陵国的将领想去攻打长建城,实在是太高,太雄伟。
朝邵欧倒是组成百来骑兵,不断出城袭扰北陵国的粮道,遇到粮食,基本就是一把火的事。
……
赤昭国,他居然蠢蠢欲动,我知道,该给赤昭国找点事做。
先是让被收买的一半赤昭国官员劝说赤昭国皇帝兵进伊国,或者趁机欺负北陵国,打下几个州。
然后在让职位合适,对伊国还算忠心的赤昭国刑部侍郎查明真相。
什么真相?
自然是那些劝说与伊国决裂的官员明面上是伊国收买,实际上真正是受到北陵国指使。
营造一幅,北陵国打着伊国的旗号,在赤昭国收买官员,意图拉赤昭国下水,共同抵御伊国。
这样操作并不难,只需要一个忠心耿耿的伊国细作,让他“不小心”被抓,承认自己是北陵国的人。
把他安排为一个被北陵国收买的伊国细作,这很简单,北陵国肯定不会承认,可越不承认就越坐实他们的意图。
因为这件事本来就存疑惑,伊国让赤昭国这个时候出兵?哪怕真相就是如此,可怎么想都不对劲。
但如果是北陵国,那一切都合理了。
……
十月,谷将军和萧破武率领的军队势如破竹,一举攻下了寿州城。然而,与此同时,沈易东所部却陷入了一场苦战。
北陵从其他州调来的军队,没有去攻打长建城的安玄军,也没有直接与谷将军的军队交锋,更没有去支援寿州城中那已经半残的黑袖军和启明军。
相反,他们的目标竟然是沈易东的六万大军,似乎想要一举将其消灭,以此来恢复两国军队之间原有的平衡。
面对如此局势,沈易东这位一年来打得最为凶猛的将领,如今却不得不被迫守城。
我认为,以沈易东的实力,他完全不必惧怕对面的敌军。毕竟,对方加起来顶多也就十万之众,而且其中还有三成是从未上过战场的新兵。
从这个角度来看,沈易东确实没有理由害怕。
然而,令我有些钦佩的是,沈易东最终还是选择了忍耐。
他没有被敌人的挑衅所激怒,也没有盲目地出城迎战。
要知道,在此之前,他所面临的只有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