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虽然偶尔有捷报传回,却没有大的战役发生。
“呼~”
长出一口气,我下达了一道圣旨给前线将领:
放慢对北陵的进攻,甚至不进攻。
我发现自己的心态有些问题,太过着急。前线将领、士卒可能也会受到我的影响,这样很容易出错。
连封王的利诱,都无法打开局面。
急是急不来的,越急越会出大事。
既然北陵国不像另外两国,那就慢慢熬吧,得先安抚前线将领和士卒躁动的心,也让他们不要感受到太多的压力。
想要再次破局,至少也要歼灭北陵国一支三万人数的军队。
川浔、川颖、北相、南相、常旭、常明、常举,寿州、福州九州,对应的军队是:
蓝津、金堂、北相、南相,赤甲、青鳞、白杲、黑袖、启明九军。
按照常规编制,北陵国就有三十万的大军。
白杲军,原本是常举州的军队,实际人数在两万五左右,之前讨伐唐国辽州损失了一部分,又因为“信”的事被罢免,
再次启用的时候,白杲军已经分出一些人到其他军队去,导致只剩下一万多人。
现在的局面是:
川浔——川颖边界战场:
汤厚昭一万白杲军,方长八千无畏右军,吴林升——北陵世家吴氏,反抗北陵国的六千义军,共计两万五千人防守川浔州,或者是进攻川颖州。
与他们对阵的是北陵川颖、北相的金堂和北相军,外加一万蓝津军作为后援,约有五万大军。
看起来少,是因为金堂和北相两军的右军和蓝津军在前线。
两万五对五万,可以自保,却无法进攻川颖。
寿——福州边界战场:
萧破武率领除寇军、安定右军、骁勇右军三万多士卒攻打寿州。
与他对阵的是福、寿两州的军队,黑袖军已经不足一万,起明军也在萧破武的穷追猛打下剩下一万三千人。
泗——南相边界战场:
谷将军统领失去了右军的无畏、安定、骁勇三军,凭借七万人与敌军对峙。
与他对峙的是青鳞、南相、部分白杲、金堂、北相两军右军,原本合计十万之众,后派遣军队回援长建,也剩下七万人。
常举——常旭边界战场:
沈易东率领虎翼、百林、晋阳三军,原十万人,现在只剩下六万士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