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
北陵皇帝一路北上,在川颖州的时候停了下来,这让汤厚昭有些为难。
经过几天的思考,他还是决定出手,授意手下军队在川浔、川颖两州边界发生矛盾。
随后就有理由带着军队靠近川颖州,又“恰好”听说陛下在颖州遭遇危险,遂率军“护驾”,跨过了两州边界。
这里面的事其实很多,比如这个“恰好”告知汤厚昭皇帝有危险的人,就是汤厚昭安排的。
军队,无召不得擅离职守,除非护驾。
做什么事都需要借口,擒杀一国皇帝,做到了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唾手可得。要是失败了,就让九族洗好脖子。
如果一切顺利,川颖州的军队来不及向皇帝聚拢,有很大的把握将其斩于马下。
但……就是出问题了。
汤厚昭的偏将是北陵皇帝的人,当白杲军打着“护驾”的旗号进军川颖州时,这个偏将察觉了异常。
一个军队,哪怕是将领也无法做到完全掌控,但能做到八成的掌控。
所以那名偏将没有立刻指出汤厚昭的意图,而是一边派人告知皇帝,一边以频频出错导致大军速度受阻。
断桥、断路太过明显,那偏将设计百姓请愿剿匪,为百姓报仇。
这是一个捧杀之计,派人在前方村落屠村,留下几个活口。又或者不算散播汤厚昭的嫉恶如仇、爱民如子。
可怜的山贼,事后证明他们是被冤枉的。
山贼、土匪、流寇,这三大黑势力几乎已经快灭绝了。至少伊国内很少,朝廷剿灭、名门正派要剿灭赎罪,或者讨好伊国。
之前攻打唐国的宿、巫、曲三州,得益于沈易东的直觉,三州的不法之徒被灭得干干净净。
伊国之后也对其余地方剿灭,导致山贼更加稀少。
各地山贼已经流传一个生存之道:远离伊国,尤其要远离伊国与他国战争的地界,
这就导致他们要么留下“变”成百姓,要么逃到其他地方,继续占山为王。留下的是少数,一般是没有犯下大罪的山贼,
因此,北陵皇帝派人提前埋伏,反而打了汤厚昭一个猝不及防,好在北陵皇帝的军队以城防军或府兵为主。
北陵皇帝身边也有精锐禁军,但那是用来保护皇帝,全打光了,下次还怎么逃跑?
汤厚昭只能退守川浔州,再做打算。
……
“可惜了,这家伙的命还真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