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年轻人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年轻气盛不服输,最不想被拿与他人比较。
之后也勉励了其他九人,他们战战兢兢也不知道有没有听进去。
……
偷偷摸摸回到皇宫,同时把真正的钟峥嵘放了出来,他依旧是精神抖擞,我不得不高看他一眼。
随后就是太后告知百官关于我私自出宫的事,可惜,并无人证,也没有多大的用。
最终,我罢免了钟尚书的职位。
我按着他的安排出宫一趟,该见的见到了,该听的也听到了,但我不会停止战争。
该狠心的时候就要狠心,优柔寡断只会害己害人。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算是给他放个假,需要的时候再官复原职就行。
……
临海州珍珠案已经查出真相,临海州太守伪造皇帝口谕,让百姓偷偷采珠。
将要“上供”的上好珍珠卖给泗州富商,富商再以泗州为中心,卖给北陵和伊国的其他大户。
这件事也没有多么的隐蔽,除了躲着军队,其他人都不躲。
这一切还是因为临海州的特殊,那里是我的练兵之地,可以说是我发迹的地方。
而临海州太守,之前在林巡监的劝说和逼迫下给我行了很多的便利,他倒是没有直接给过我好处,却也没有给我添过乱。
所以我对他的感观倒是不错,虽然他的治理能力平庸,可一直没有动他。
结果,他居然打着我的旗号,说是为我办事,让百姓疯狂下海采珠,根本不顾百姓死活,规定一个月多少颗,否则就要入狱。
这些事,临海的县令全都知情。
他们以为,这是我不好开口,想要找人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就比如之前我让临海州太守贩卖铁矿给北陵寿王。
因此,就没有官员上报此事,害怕百官知道我为博美人一笑,而死了一些百姓。
看完奏书,我都气笑了。
临海州太守主要是穷疯了,之前有一个林巡监压着他,根本无法敛财。
他安分了几年,终究抵挡不住钱财的诱惑,就此沉沦。
泗州商户还是他找人去联络,有好几家拒绝了他的提议。
但,钱谁不爱?总有人选择铤而走险。
最终,我罢免了临海州太守,以及沿海知法犯法的官员,斥责知而不报的官员。
太守一家只留下钱三百两,其余全部充公,土地等待租给百姓或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