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讨伐或帮助势弱一方,能扩张疆土,或能救一国于危难之际、雪中送炭。”
最终,赤昭国在伊国的威压下,决定不会参与两国的战争。
并且明确表示不会收留任何北陵军士卒,还为之前借道给北陵国的道歉,说是手下官员和将领擅自统一,赤昭国已经给予严惩。
……
泗州战场双方实力相差无几,北陵国利用还能使用的红衣大炮时不时对城池来一发。
他们没有选择人海战术攻城,而是远距离投掷东西。
谷将军没有贸然出击,哪怕我说可以自行决定是否主动出击,他也依旧固守城池。
得益于谷将军的固守,我倒是看出了一些东西。
他们说是打城,实际上只能算是干扰,大军出城他们就退回北陵城池。
我很快有很多的猜测,北陵皇帝是不是压根就没有打算对伊国动兵?
他其实更趋向于让伊国主动进攻北陵国的城池,是打着“进攻”的名号,实际上是在做好“防御”的准备。
一来,可以利用城池的地理优势消耗伊国的军队。
二来,可以掌握双方开战时机的主动权。
伊国会对赤昭、北陵两国动兵是必然,与其让伊国选择时机对付北陵国,倒不如让北陵国决定。
……
临海州,萧破武负责防御或进攻。
朝邵欧则乘船北上,具体情况还未可知,毕竟临海州的战争比泗州还慢。
这就是朝廷的无奈,只能知道已经过时的消息,甚至消息的真假还两说。
具体前线发生了什么,哪怕写了一本书,也无法让百官以及我知道具体详情。
……
十月初。
各地税粮分出三成运送到伊、北陵的边界,各处战场传回很小的捷报。
都是攻打下一些小的城池,只有沈易东打下一座郡城。
哪怕是北陵国的一些小县城,也让伊郡有所损失。
为此,边界将领选择固守。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北陵国的进攻就好像已经宣告失败。
但……他们并不想就此停止战争,时不时的袭击一些小城池和村镇。
他们的意图很明显,让伊军去攻城。
我有些郁闷,那就耗着呗!谁怕谁。
……
十月十月,两方依旧没有多大的进展。
不过利用北陵国出城劫掠的习惯,埋伏了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